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明明
张明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5
  • 关注人气:3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酷的十月之期

(2008-11-24 20:31:19)
标签:

优酷

视频网站

带宽

用户体验

视频分享网站

it

    金融危机的话题早已是时下所有同行进行媒体运作过程中的一条主要思路,也是各大媒体的侧重点。这个时候所有的公司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压缩成本,以求能够使自己的企业完好的度过寒冬。

 

业内的烧钱大户“视频分享网站”,自然而然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焦点,各项高额成本的支持让视频网站举步维艰。国内号称NO.1的“优酷”同样也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重压之下他会如何抉择不得而知。

 

截至20086月优酷网共完成四轮融资,总金额达8000万美元,最近的一笔股权融资4000万美元,相当人民币2亿7千万元。当时刚拿到融资的时候,优酷CEO古永锵曾对外表示:“本次增资扩股获得的资金将会用以持续保持优酷平台技术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加大品牌认知和市场份额。”

 

做到他所说的这些则必须在技术以及硬件上加大投入方可应验,事实上优酷也是这样操作的。残酷的现实却是:优酷投入了巨额的成本,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广告收入,以及暂时的用户亲睐。

 

为什么说是暂时的用户亲睐呢?

 

众所周知,评定一个视频网站的好坏,是否能够留住用户,主要原因是“内容”与“速度”。而内容部分是否存在盗版行为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速度”。一旦播放速度上受到了影响,用户的离场则成了必然的结果,而像爆米花此类的二三梯队的视频站点在内容以及速度上均不占上风的情况下仍在苦苦坚持,实在是想不明白其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也许只是对视频分享前途仍然抱有幻想吧。

 

    优酷为了保证平台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了不少服务器,带宽自然也增加了许多。这些投入的确让优酷风光了好一阵子,征服了无数的用户,同时也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前些天业界曾爆出的“优酷”成本论,如下:

 

    消息人士透露,最近半年,优酷在全国总共新部署了大约30CDN节点,都配以标准Dell服务器,并在全国大约布点了56个应用服务器群,来提供网页和各种应用服务。近千台的服务器大约需要2500万元左右的投资,而应用服务器群大约需要1500万元。支撑如此规模投入的硬件设备,总额就须惊人的4000-5000万元现金投入。而带宽使用费占视频网站一半多的成本。优酷在新一轮融资到位之后,在过去几个月曾大举投资带宽,欲以海量带宽配以和百度等平台的推广合作,带来流量飞涨。

 

    但流量越多,则意味着支付的带宽成本也越高。以9月优酷官方引用的,每日播放量超过1.6亿的数据换算,优酷每月需提供 400G左右的带宽来支持播放。优酷采购的带宽和节点含天津、上海、南京等单价较高的城市,配以单价较低的二线城市的带宽,平均一个G的单月成本约为3万到4万元,保守维持在400G不再急速增长的水平,优酷每月带宽成本为1200万到1500万。

 

  优酷的公司编制规模将近300人,包括为了应对内容审查需要的近百人团队,其每月人员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总成本约400450万。

 

    由此判断,优酷的日子确实并不像表面上过的如此光鲜。最新拿到的4000万美元按照这样的烧法,粗略计算也顶多只能坚持十个月,而十个月之后,优酷还拿什么来坚持?大家的同情与惋惜吗?

 

为了迅速做到行业第一,优酷采取了强势前进的方式,可谓是“怒发冲冠为红颜”。而自古以来,无数英雄豪杰为了“江山美人均付出了“血”甚至“生命”。而我们眼前的优酷,为了一时的虚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十个月的时间,优酷能找到更有价值的盈利方式吗?十个月之后,投资人还会继续相信优酷吗?十个月之后,优酷还会存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