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谢文老师又出手了,此次带着“一起网”来到大家面前。
有人说谢老师总是坚持自己的理想,是个理想主义者。根据很权威的性格MBTI性格理论,理想主义者=直觉+情感,他们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一类人。
谢老师多年来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或者是其他任何庸俗的标准来衡量的。虽然我还没能有机会与谢老师亲密接触,可是从关于他各种形式的报道、众人的评论、以及他曾经做过的事情上看,谢老师是一位非常正直和负责任的前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坚持理想、并且一直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确实值得佩服。
可是我对谢老师个人的敬仰,不等同于对他新作品“一起”的盲目追捧。
目前国内同类型的网站众多,而且其中不乏有一些做大站。他们早已将SNS的市场瓜分待尽,此时进入,无疑已经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
而且现在的“SNS”不再是最初的类似QQ的那种社交类,已经出现一些特色鲜明的代表:专注于校园的“校内”、专注于儿童的“宝宝树-亲子博客”、还有同为社交类的Myspace中国、51博客、360圈也都做的挺好,其它那些大大小小的就不说了,实在太多,在这也不一一列举了。
“一起”面临现在这么一个现状会拿什么样的特点吸引用户来建设家园,或者是搬家到“一起”来呢?也许这才是“一起”有别与其他同类网站的取胜之道。
我有幸注册到“一起”的帐号抢先体验一把。网站表面上看与“校内”相比之下只是颜色不同,换了几个名词;从网站各种功能上、网友的互动模式上,说实话没有什么新异。我只是对尚未开放的“街区”部分我比较好奇,也许这里才是“一起”杀手锏的所在。
我认为目前的SNS可以大胆尝试去抢占25至35之间的白领市场。校内、51博客、360圈等主要涉及的都是15至25岁的年轻人,而且还有QQ空间、Myspace中国也都是主打这个层面,因此年轻人市场可再挖掘的空间实在是很小。所以如果率先锁定一个较为高端的人群,并且专注于这类人群,做起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关注“一起”网,关注中国SNS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