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背起行囊走天涯(一)

(2011-04-05 22:56:45)
标签:

石鼓山

天涯山

天牙山

旅游

                 背起行囊走天涯(一)

                               --天涯山纪实

                   

                    一、初识天涯

    拜读了一些网友登顶天涯山的游记,看了照片,我以为天涯山,很好登顶,不过,我还是没敢太相信,问问去过的其它驴友吧。前段时间,“紫藤”去过。据“紫藤”说,可不是好登的,得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听了好友的指点,我们事先准备了绳子,绳子是“寒梅”临时准备的,虽不是专业用的,但蛮结实的,安全。

    事后看来,这真是明智之举!否则,必定是半途而废。

    2011.4.4,约好友共四人老牛、寒梅、欢喜、东森明灯,自驾原平天涯山,老牛最辛苦,“老板”变“车夫”。

    8:20,从太原出发,上高速,直奔原平。

    9:25,到达原平出口,下高速口。

7248http://s4/middle/4e8b7db4t76fcb849a3a3&690

7249http://s1/middle/4e8b7db4t76fcb85b7150&690

7250http://s7/middle/4e8b7db4t76fcb8713956&690
  
    下了高速,右拐,过滹沱河大桥,有一个倒“人”字的岔口,往东南方向是天涯石鼓山(天涯山),往东北方向是地角“五峰山”。天涯山很近,约四五公里,地角远点,约二十六公里。

    清明,清明,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滹沱河大桥

7251--7261http://s11/middle/4e8b7db4ta5df3d43cd8a&690

http://s5/middle/4e8b7db4ta5df3d96d824&690

http://s8/middle/4e8b7db4t76fcb9697287&690

http://s14/middle/4e8b7db4ta5df3e6cf0bd&690

http://s9/middle/4e8b7db4ta5df3ea98588&690

http://s6/middle/4e8b7db4ta5df3ee3a645&690

http://s5/middle/4e8b7db4ta5df3f10cb14&690

http://s10/middle/4e8b7db4t76fcb988aa29&690

7269http://s11/middle/4e8b7db4t76fcb9d4f81a&690

滹沱河
7270http://s10/middle/4e8b7db4ta5df456812d9&690

滹沱河大桥留影
7262--7268http://s12/middle/4e8b7db4ta5df482bbbab&690

http://s3/middle/4e8b7db4t76fcba6e6352&690

http://s1/middle/4e8b7db4t76fcba753530&690

http://s10/middle/4e8b7db4t76fcba798bc9&690

http://s7/middle/4e8b7db4t76fcba8792c6&690

http://s12/middle/4e8b7db4t76fcbaa1434b&690

 

    这阳光多么明媚!拍出来的照片都格外的亮丽。

    行前做功课,归来写作业。这是我的习惯。

    从大年初一清晨走出家门,到户外溜达,正月里,一直在城边儿转悠着。工作不忙,有的是时间,作业也好写。但自三月五日,《踏雪阪泉山》,第一次正式开始户外后,至今,仅空闲过一个双休日,还是在动物园走了两小时,其余的四个双休日都在户外。作业多,难度大,起早贪黑,还是不好赶。户外不算累,写作业可真累!

    天涯山的功课也做了,但不太细。

    经查阅资料得知,天涯山是个不太科学的叫法。

    按当地老百姓的叫法,这里的山统称为石鼓山,之所以叫石鼓山,是因为,在一个圆形的山包上,有一块巨大的沙石,凌空而立,酷似一只大鼓槌,正向大地风驰电击般擂下,有撼天动地的气势。如遇大风,便能听到阵阵鼓声,因此,此地的山统称为石鼓山。

7333http://s11/middle/4e8b7db4ta5df5114d62a&690

 

    民间传说,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兵追杀至此,走投无路,万分悲哀,情急之下,折木击石。山石竟轰然作响,似战鼓如雷鸣。追兵闻之,溃败而退。刘秀当年槌击用的木枝,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巨石大鼓槌,从此,此山便被人们叫作石鼓山。民间传说,非常迷人、美丽!传说,不见得是事实,但意义很大!其中不乏深刻的人生哲理。传说,代代相传,传颂着千年不朽的真善美,同时也无情地抨击着世间的假恶丑!

    老百姓的叫法,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看到网上有人把天涯山与石鼓山分列开来讲,把凌空而立着大鼓槌的圆形砂岩山包独立出来,叫做石鼓山,写文章方便清楚,也有点道理。但我认为,一个不太高大的山包独立叫作山,有点狭隘的味道,不像老百姓那样的叫法大气合理。但老百姓的叫法,有点欠缺的是,山包也该有个名,没名,不好写、不方便说给别人听,写不清楚道不明白。总之,各有所长,各有缩短。我下面的文字,就采用兼容的办法,山脉统称“石鼓山”,“石鼓”山,专指那个山包。

    石鼓山脉,由多个山峰组成,有大有小。天涯山是其中一座山,但也是最高的山。大的山峰,还有莲花山等我叫不上名来的,此外,还有多座不知名的小山。网上流传的,其实仅是人们看到的天涯山南面的山,其实,登顶天涯山顶峰后,方知在天涯山主峰的北面也都是山,相互连接着。

7515http://s9/middle/4e8b7db4ta5df6c358fd8&690

7516http://s3/middle/4e8b7db4ta5df66de70d2&690

 

7518http://s13/middle/4e8b7db4ta5df5c0c767c&690

7519http://s11/middle/4e8b7db4t76fcbc9ac35a&690

7525http://s8/middle/4e8b7db4ta5df63cc2467&690

 

    据《北史》上记载:斩步藩于秀容之石鼓山,这里的石鼓山一说,就是今天原平市的石鼓山脉。可见石鼓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成名胜,赫赫有名了。

    由此看来,老百姓的叫法,有点儿历史文献的依据支持,科学合理。

    石鼓山脉位于原平市区东五公里外的停旨头村,是由多个裸露高耸的砂岩山峰组成的,天涯山系主峰,山脉的南面呈环形之状。

7318http://s7/middle/4e8b7db4ta5df8438e636&690

 

    10:00,一行四人,抵达目的地:石鼓山下的小村庄--停旨头村。

7271、72、73http://s11/middle/4e8b7db4ta5df8f94353a&690

http://s12/middle/4e8b7db4t76fcc1948b0b&690

http://s3/middle/4e8b7db4ta5df900e49a2&690

    据地图和关于山西旅游的书上讲,山下的村庄叫停旨头村,但我们到了以后,看到戏台上的横幅标语却是“张家庄全体村民祝世界和平人民安康”,一下把我弄糊涂了,当时没多想,也没打问。回来后,要写文字了,这可不能瞎写啊,不得不考证清楚。重新查看有关书籍资料,还是没明白。当查看到地图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停旨头”村,最临近的两个村庄,一个是“东营”村,另一个就是“张家庄”村了,一个西北,一个东南。按我们行车的路线,“东营”在“上游”,“张家庄”在“下游”。我们来的时候,路过“东营”了,印象很深,“张家庄”还在目的地的前方,是不经过的。由此看来,很有可能,“张家庄”是今天唱戏的“金主”。

7325http://s4/middle/4e8b7db4ta5df933e32a3&690

 

    关于停旨头村名称的来历,在网上百度了一下,看到原平张恕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写到石鼓上周围村庄村名的来历。

    石鼓山脉,本是太行山中五台山的一条支脉,民间传说,这是一条小小的青龙,冬去春来,小青龙试跃起飞,被母亲“五台山”发现,一把摁住了小龙的头,不许它轻举妄动,以免危害百姓,教训它要做好百姓的守护神。为此,母亲还特地派来了力大无比的油篓(油篓山)和他的妻子莲花(莲花山),和他一起守护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停旨头村(停止头)因此而得名。

    今天,这里正在赶庙会,又恰逢清明小长假。游人很多,进村的公路都塞车了。停车的地方也不好找,好多的车辆只能停放到耕地里。

7287http://s11/middle/4e8b7db4ta5df9af6a67a&690

7286http://s15/middle/4e8b7db4ta5df9bb47a0e&690

    往日平静的小村庄,今天分外的热闹。

7279http://s7/middle/4e8b7db4ta5dfc4978266&690

7276http://s10/middle/4e8b7db4ta5dfa05631e9&690
    上面照片里的背景就是石鼓山脉。

    游人与赶会的村民交织在一起。

7281http://s9/middle/4e8b7db4ta5dfa346ca88&690

 

    我们也来凑热闹了,碰巧了。

7280http://s3/middle/4e8b7db4t76fcc3e4bc72&690
7282
http://s8/middle/4e8b7db4t76fcc3e86f77&690
7283
http://s13/middle/4e8b7db4ta5dfa7f4951c&690

 

    从村里拍到的石鼓山脉,最高峰就是天涯山(峰)。

7284http://s7/middle/4e8b7db4t76fcc458d916&690

   

    村子与天涯山紧紧相连着,几乎没有距离。

7285http://s14/middle/4e8b7db4ta5dfe2c0349d&690

 

    从村里直接上山,前面就是“石鼓”山,沿公路上山,正面是石鼓祠。

7290http://s6/middle/4e8b7db4t76fcc589b8e5&690

7577http://s4/middle/4e8b7db4t76fcc5aba383&690

    天涯石鼓山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接下来,该一一探访了。

 

(本节完毕.全文未完)

下接:背起行囊走天涯(二).首登“石鼓”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b7db40100pz0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