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吴冠中笔下的乡土情怀

(2015-03-15 07:57:37)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4e8b648cgw1eq630kthj7j20j607ywf3.jpg  吴冠中说:“生活在巴黎,陶醉于形形色色的现代诸流派的探索中,我体会到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了,如果我留在巴黎通过不懈努力,也许会在法兰西的大花园里增添一朵小小的月季花或玫瑰花,但我不甘心。我宁愿回到荒凉的故园,在风雪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腊梅花来。”“在自己的土地上永远感到踏实。”

乡土情结是他至死不渝的心中块垒,江南水乡的桑园、村落、流水,时时在他心中萌动。这种乡土情结后来放大到长江、井岗山、云贵、苏杭……他毕生追求把中国画现代化、把油画民族化,除了不让他接触画笔画布的那几年,他何曾一刻懈怠过。他在画布上,崇尚创新,崇尚“自己的真诚感受”。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是世界的,但他必先扎根于祖国。http://ww3/large/4e8b648cgw1eq630hq882j20dm09q75q.jpg 

他用他灵动的“点”和“线”,用鲜明的“黑”“白”,描绘着他的故乡。一丛疏林,一片白墙,一树浓荫,几只水禽……都透出他对故土的了解和热诚。他善于从描写江南水乡的古诗词中,悟出深情画意,勾出心境和美来。在他的画面上,具象有时退隐远去,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他的作品成就很高很大,他的描写故乡的作品更是动人。http://ww2/large/4e8b648cgw1eq630qpfobj20dm07n756.jpg 

描绘树木、村屋等,谁敢满幅的、彻头彻尾的、不留空白的布局呢?他的《松林》,无数的松杆挤满了整个画面,密密匝匝,“点”“线”塞满了天地,但又留给人们广阔的回味的空间。这承继了中国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精神,但也突破了中国画因循构图习惯。

http://ww2/large/4e8b648cgw1eq631ew73oj20j609kmy4.jpg  

故土的人们是很怀念他的,他画笔下的故土是每一步是诗。

吴冠中箴言: 

1,“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

http://ww4/large/4e8b648cgw1eq631mtl3nj20j60d541l.jpg  

2,“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处眉眼,画面随之而呈现简约,强调创痛,呈现无奈——人生之曲,不凭音色悦耳,当亦有未老、将老或老之知音。” 

 

3,“一切艺术不止于音乐,而进于诗,诗更蕴人情”。

 http://ww1/large/4e8b648cgw1eq631z2m0pj20j606ogms.jpg 

 4,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http://ww3/large/4e8b648cgw1eq6329m0k4j20fa0aygmj.jpg 

5,如果清朝画家虚谷活到现在的话,我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我喝酒,我却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虚谷的灵魂在略显生拙的画作中显现了,而张大千、任伯年们却因技术的纯熟而泯灭了自我太多的东西。

 http://ww1/large/4e8b648cgw1eq632eev1yj20j60f476r.jpg 

6,“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哪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方有自我,信然!

 

7,“自家真情,勿效东施。”

 

8,“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她捕获许多童贞的俘虏,心甘情愿为她奴役的俘虏。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

 

9,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10,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

 

11,我很幸运:出国前,是跟着潘天寿学的中国画,他是完全传统的,本人画得很好。后来我在巴黎学了3年,看遍了欧洲的艺术馆,知道西方艺术好在哪里;回来后结合国情,加以表现。我明白,传统的东西过去了,强调也没有用,鲁迅早就点出来了。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但中国有大量画家不懂西方艺术,接受不了,有人连马蒂斯都骂,对西方艺术一律排斥打击,其实是束缚了自己,结果只会因袭古人,不会创新。中国画家凡是有点创新的,都学过西画。西方的大评论家对东方艺术不排斥,会欣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现代中国画展,媒体突出宣传两个重点主题:黄宾虹代表传统,吴冠中代表创新。他们评价我是叛逆的师承,“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焕然一新。”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

 

12,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13,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14,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

 

15,怀才就像怀孕。只要怀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来,就怕怀不了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怀孕。

 

16,一个情字了得。年轻的我,抛弃浙江大学的工程学习,宁愿降班,转入了杭州艺专。从家庭的贫穷着眼,从我学习成绩的优异着眼,从谋生就业的严峻着眼,所有的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

 

17,岁月流逝,留了回忆。一切的付出与坎坷都从创造中获得了解脱与回报:恋情被觉察的满足。恋情无边,发现真实与创造美,永远是诱惑科学家和艺术家忘我的动力。别人称颂他们的使命感,这使命感其实是感情的喷发或爆炸。

 

18,学艺之始,我崇拜古今中外的名家与名作,盲目的。岁月久了,识见广了,渐渐有了自己的识别力:名家不等于杰出者,名画未必是杰出之作。人死了,哪怕你皇亲国戚,唯作品是沟通古今中外的文脉。伪造了大量的废物欺世,后人统统以垃圾处理。我分析自己对名家与名作看法的转化因由,要害问题是着意于其情之真伪及情之素质,而对技法的精致或怪异已不再动心。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一个情字了得。艺术的失落同步于感情的失落,我不信感情的终于消亡。

 

19,我写过一篇千字文,笔墨等于零: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文中主要谈创作规律,笔墨的发展无限,永远随思想感情之异而呈新形态。笔墨属技巧,技巧乃思想感情之奴仆,被奴役之技有时却成为创新之旗。石涛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明确反对以古人笔墨程式束缚了自家艺术,其实他早先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理念。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而成见之被推翻当缘于新实践、新成果的显现,历史上已多明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