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酷儿之吻 Two Boys Kissing》

(2009-06-05 13:49:53)
标签:

酷儿文化

艺术家

boys

培根

中国

多元

艺术展

分类: 『徐徐腾飞』

【徐腾飞作品】

 

 

徐腾飞 影像作品 《酷儿之吻》 2009

 

【影像截图】

[影]《酷儿之吻 <wbr>Two <wbr>Boys <wbr>Kissing》

 

 【关键词】

新尝试 水墨 实验 影像 酷儿艺术

 

【影像解读】

酷儿艺术本应多元的,墨分五色,与象征同志旗帜彩虹旗呼应,多色的旗帜代表了多元的LGBT群体。影像的背景声音采取水滴声音,由快到慢,由慢到快,是一个高潮迭起的过程。从男男之吻,到男男性爱,打破禁忌,通过唯美而非色情的方式展现。没有很深刻的寓意,但却呼应了酷儿艺术的多元。要传达的是,不加色带缤纷与绚丽艳俗的修饰,这种简单而质朴的Lifestyle同样精彩。

 

——2008年12月于望京花家地

 

 

【访谈记录】

刘菟(以下简称刘):您之前的主要作品是绘画,为什么这次会想到用影像这种方式?
    徐腾飞(以下简称徐):我是一个比较随意的人,偶尔写些东西,偶尔唱唱歌,画画,或者做些影像。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选取创作的方式也很随意,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没有丝毫的定式。可能与我从小到大自由自在无人约束的成长经历有关吧,一直都是在过着这种想做什么家人都支持的生活。
    就这次做这个作品来说,在豆瓣上看到了活动中心的征集作品信息,正好那段时间在研究弗朗西斯·培根和安迪·沃霍尔,他们也都经常创作类似作品,所以就突发奇想,也做一个这类题材的作品。这是第一次尝试这类题材的创作。我朋友们都很吃惊,记得前一阵子新闻,情人节那天,前门两对同志情侣结婚,我们几个朋友刚好在。我一个特好的朋友还跟我说“现在流行,你看老徐那画画的,俩男的嗷嗷的亲”。至于为什么用影像,我觉得还是动起来会有意思一些。一个画画的朋友听说我弄了这样一段影像,以为我录找人录的真人ML场景,其实不然,完全是把水墨的静态图画,通过电脑让他们动起来,然后配上声音。
 
   刘:用水的形象和声音来使图像动起来,您当时是怎样一种构思?

   徐:当时的构思很简单,水的声音是后配上去的,起初是无声的。当时仅仅就是想让图动起来,简单做了一些特效。也没有用颜色,只是简单的黑白水墨色。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是简单朴素的,可以是不那么张扬的。但是作品出来后,觉得有些单调,于是觉得应该找一些同样清纯或者透明朴素的东西搭配,给原本干涩的画面加入一丝水源。于是选取了水滴的声音,但是节奏适当的调节了一下,有缓有急。这种调节可能与我平时喜欢动感的DJ音乐有关,这种缓急,也与整个影像的过程和画面中人物的具体感受有联系,这个我不说大家也了解,从快到慢,从缓到急,黑白交错。
  
    刘:对于酷儿文化的艺术表现,您有什么观点呢

    徐:我对酷儿艺术的关注的缘起,是一个杂志的约稿,关于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当时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搜集了相关的很多资料:包括影像与绘画以及文字。有个酷儿艺术(
www.queer-arts.org)的网站,汇集了世界各地酷儿艺术家的网站、作品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另外GLBTQ(www.glbtq.com)也汇集了从诗歌到戏剧以及文学等各个领域的杰出酷儿。
酷儿文化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比较广泛,酷儿本身这个词来自英语“Queer”,本意是古怪的,与通常不同的。从这个次诞生以来,意义褒贬不一,不停的变化着。但20世纪80年代,在圈内这个词被广泛的使用。它是指那些对性爱表达方式所持立场与传统标准不同的人,而这个人不一定仅指同志人群。美国风靡几年不衰的《Queer as folks》也彰显了对于酷儿的普遍认同。
 
    刘:您对酷儿文化有怎样的看法?
    徐:虽然这是一种独立于主流文化的一个亚文化,但影响与地位不可小觑。酷儿艺术很多元,愚以为酷儿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可以称为酷儿艺术,普通艺术家以酷儿题材创作的作品也可以称作是酷儿艺术。在这方面,比如弗朗西斯•培根,以自己的男朋友为素材创作了很多杰出的作品。另外米开朗基罗、安迪•沃霍尔许多艺术家都算酷儿艺术家。艺术家需要灵感的激发与天生的禀赋,同志群体中大部分人具备异于常人的天才灵感。就好比尼采悲剧理论中酒神精神的象征:作为艺术之神之一的酒神狄奥尼索斯主司酒酿与戏剧文化,代表着非理性、狂喜以及神魂颠倒的酩酊大醉,其所及之处引起莫名的狂喜。富有酒神精神的群体常赞美生活,接受生命的反复无常。其实各界精英人物不乏同志人群包括明星、政要及商业精英,当在同志酒吧或者同志沙龙、聚会中偶遇彼此,大可不必感到惊奇,因为大家一样,都是很出色,并且与众不同的。
    其实早在古希腊就男风盛行,古希腊人认为男男之爱是崇高的天国之爱。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说:“如果想真正深入的了解一个人,那就跟他做爱吧.不管他是男是女。”也许亚文化最终真能趋于主流。很多主流文化都是亚文化转变来的。关于看法,我没什么看法。套句陈丹青老师的话吧:“这个你得问上帝,人间无法回答。”谁知道明天会怎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讯】

经过许久的筹备,“别•性”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终于要开幕啦!
 

[影]《酷儿之吻 <wbr>Two <wbr>Boys <wbr>Kissing》


 

此次展览结合“多元、平等、实验、性别”的主题,众多背景迥异的艺术家,创造出多样的形式和媒介之作品的凝合,惺惺相惜,共处一室,突破界限,却也不失为一种隐喻:“性”中之“别”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法,而是共处于一世的难得机缘。

 

名誉学术主持:崔子恩

策展人:杨紫光

活动策划/设计:gogo

统筹:小黑

 

参展艺术家:石头、郑波、张一、杨霖、徐腾飞、西亚蝶、孙晓喻、任航、封零、唐子砚、高雅、谭逢、何金安、成涓子、宋嘉宁、《你们看我们看自己》展全体艺术家。

 

 

——————————————————————————————

 

 

 

 相关链接

独家实拍:首届中国多元性别艺术展(组图)淡蓝网

别·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别 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 米站国际

组图:实拍北京“别·性”艺术展_国内_阳光地带

发展简报--“别•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在京开幕(组图)

“别·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99艺术网画廊,展览、动态

第1回中国多元性別芸術展開幕 (06/17)[文化研究]“别·性”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6月14日开展(...

“别·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14日开展酒会

“别?性”:中国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爱白网

“别性”首届多元性别艺术展——6月14日开展酒会(北京,6/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