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2009-03-19 10:10:58)
标签:
杂谈 |
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是满清湘军将领彭玉麟的名句,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古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中,彭玉麟是我非常敬慕的一位,他从政清廉,从军儒将,从文深寄,为官为人,让我折服。我读史书,神交古人,彭玉麟是我击掌赞叹的少数之一。我始终相信文由心生,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每部著作,甚至每首小诗,都潜移默化的寄托了作者的时代心绪。于是,我愿从这首名句走进一代名将彭玉麟壮怀激烈、情义动天的故事中去。
无补时艰深愧我
乱世出英雄。太平天国纵横十余年,扰乱了走向暮年的满清帝国,也成全了众多成就功业的中兴名将。彭玉麟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员。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博学多闻,兵法书画,无所不通,被当地人称周瑜再世。然家境贫寒,时运不济,直到37岁仍是一个穷秀才,但不坠青云之志,有诗自咏:无补时艰深愧我。表达了空负一身本领,英雄无地用武的感叹。自幼曾立“三不”之志:不受官,不私财,不怕死。其卓然独立的处世态度为一代大儒曾国藩看重欣赏,再三相邀辅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知己相遇,志趣相投,倾心相交,不负平生。38岁的彭玉麟出山辅佐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连年征战,功名显赫,创下一生伟业。太平天国覆灭,国家战事已平,湘军将领名满天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曾左李三人均飞黄腾达,留名青史,而彭玉麟却籍籍无闻,何也?践其“三不”之志,不做官,只做事。朝廷先后授予他长江巡阅使、署理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官职,均相当于现在省部级高官,他却都是事毕即辞职,推荐他人相代,当时人有“李鸿章拼命做官,彭玉麟拼命辞官”之言。他先后六次辞官,甘于隐居家乡,令其恩师曾国藩惋惜不已。时值国家内忧外患,彭玉麟退隐之余,仍不得不被朝廷征召,每年代天子巡阅长江水师,只是原则明确,事可以做,官坚决不当。彭玉麟做事不私财,自己的养廉银全部捐献给军费开支和家乡船山书院,并上书皇帝不要恩赐其子女。彭玉麟打仗不怕死,书生从戎,胆识却超群,湘军上下均尊为“雪帅”。做官为人如此,世人谁可堪比?走仕途,重名利,图升迁,又有几人会把国家放在心里?又有几人会把百姓放在心里?又有几人只为做事,不为做官?彭玉麟的风骨恐怕世间再难觅寻。
一腔心事托梅花
彭玉麟一生与梅花结缘,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在隐居期间,栽梅无数,画梅万幅。更曾留下:“一腔心事托梅花”、“一生知己是梅花”、“愿与梅花过一生”等咏梅名句。何也?心中实有隐痛,为情!他一生种梅、画梅,视梅为知已,只为怀念旧日恋人梅姑。这样一位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英雄,却有着一段纠缠一生,相思苦楚的凄婉爱情。彭玉麟外祖母有养女王竹宾,性好梅花,小名梅姑,年纪比他略大一点,二人窗下厮磨、灯前笑语,两小无猜,彼此相爱,“少小相亲意气投”(彭诗原句),无奈名分有关,彼此都不敢吐露心事,所以“一道花墙万古愁”(彭诗原句)。彭玉麟17岁时跟随父母回原籍衡阳奉父命另娶。流年水逝,外祖母又携未嫁的竹宾投奔彭家,恋人相见,愁眉相对,凝睇含情,情何以堪。而彭妻亦百般防范,忙不迭打发竹宾出嫁。“还君明珠双泪垂”,无情最是青天,此一分别,竟成永决。玉骨姗姗,清如梅萼的竹宾四年后因难产而逝。彭玉麟伤心欲绝,若非战事连连,几欲殉情,后来与妻子分居,也没有娶妾,“终身无房室之欢”,唯以画梅自遣,誓画梅花万枝,并名“竹之宾友者,雪中孤琴也”,以寄托对梅姑的思念。这一段不被世俗允许的爱恋铭记在彭玉麟终生。古往今来,千百年来,那不被世间所容的情爱总是最为凄美浪漫。相负、错过、痛失、郁郁寡欢是这类情爱注定无法摆脱的归宿。虽有圆满,亦是缺憾,正如金庸要让杨过失去手臂,小龙女失去贞节一样,完美无缺的爱情只是传说。彭玉麟画梅40年,到岁终70余岁时终于完成了十万幅彭式梅花画。他的梅花诗号称“梅花百韵”,“问谁能博孤山眠,妻得梅花便是仙”;“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我家小苑梅花树,岁岁相看雪蕊鲜。频向小窗供苦读,此情难忘二十年。”句句刻骨,声声泣血,痴情奇绝、世所罕见。世事沧桑,纷乱红尘,谁还能如此守候?谁还能钟情不忘?谁又曾情深义重?谁又曾簿情寡义?现代势利现实的人们,为了过眼云眼的权利,为了身外之物的钱财,情人背盟,恋人反目,比比皆是。只能深深喟叹:世间再无彭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