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评论 |
读《村小:识字课》后的感想
当 沈老师将这篇儿童诗歌交到我们手里时,我们几个学员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不由地笑了。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让我们的学生读这首儿歌,他们一定会很喜欢,一定比我们读得更甜。最近几天,我时不时地也会想着去念一念这首诗。下面就把我自己读后的感受写一写。
一、初读的感觉是简单,是有趣,也是似曾相识。
初读整首诗感觉琅琅上口,没有情感的负担,不用去想这样的课文教给孩子什么,不用去想通过学习,孩子必须把握什么情感。更不用去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只感觉身边有一群普通话不大标准的孩子用稚嫰的声音在大声地唱读着:“蛋
蛋
鸡蛋的蛋
二、细读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生活和理想。
多读几次后,我会觉得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正在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纯朴的乡村孩子的学习图。画中我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山村的孩子朴实的形象:有长得黑黝的、有调皮的、有乖巧的、有长得健壮的、有长得如花一样灿烂的,他们就像一群百灵鸟,生活的很开心、很快乐。在诗的后两节,让我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他们仿佛在说他们虽然是一群山里的孩子,但我们身上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有飞的梦想。特别是一个“外”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还有一个“飞”字让我看到他们的踌躇满志,他们现在将学好知识,将来将朝着自己的理想飞去,而且他们将快乐地越飞越高。
三、读后让学生仿写起来应该是那么容易。
当我把这首儿童诗歌念给我正在上中班的女儿听的时候,女儿听后就很自然地创造出了“蛋 蛋 坏蛋的蛋”,“黑 黑 黑眼睛的黑”的诗句来。我想这样相同的句型,相同的小节构造,诗的内容远离了修饰,简单中又有一种动感,很贴进学生的生活。我们的学生仿写或仿说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乐此不疲。
文章的第二段写得比较好,简要地点出了这首诗歌的思想内涵。但全文不太符合我们作业的要求,这次作业仅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需要联系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比如是不是适合让学生仿写,就不必谈了,因为这首诗看似简单,其实选哪五个字诗人是精心构思的,学生很难模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