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大人赵席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福寿全归登宝殿,跨鹤仙游上金銮。3月26日凌晨3点26分,90岁的老母亲安详的走了。
母亲虽然驾鹤仙游,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母亲给我最早的记忆,是五岁那年,她带我去南昌看望当时在江西农药厂工作的父亲。从农村老家到县城乘车,是身材矮小的母亲背着我,在崎岖的道路上艰难的行走……也许是母亲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许是父亲在工厂岗亭里持枪站岗的英姿感染了我,长大后,我也扛起了钢枪,保家卫国23载。
当然,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1979年初,在自卫还击作战前夕,正在老家探亲的我,接到部队“速归队”的电报,临行时,母亲看我的眼神……
母亲意志极其顽强。她年轻时患过肺结核,是她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要知道,当年肺结核是多么可怕的疾病!
母亲身体瘦弱,父亲也是势单力薄。爷爷、奶奶只有父亲一个儿子,当年三个姑姑尚且年幼,爷爷腿部又有残疾,家中需要人照顾。在工厂工作两年后,父亲便回到了家乡。在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的年代,父母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是多么的不易!好在我们长大成人后,都能自食其力,且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作用的人。尤其是在第三代中,他们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崭露头角,在本行业小有建树和影响。首席架构师、技术总师、总会计师、大学教师,中国软件行业优秀工程师……我想,这些奋斗的音符,正是对逝者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堂,看问题却很透彻,看人准确,处事妥帖,富于哲理,充满人生智慧。
母亲心灵手巧。她的绣花枕巾、绣花鞋和绣花鞋垫美观耐用,颇具特色。
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80多岁时,她还坚持一人在农村老家生活。养鸡种菜,洗衣做饭,整天忙忙碌碌。
就在她去世半年多前,她还硬要将我送给她的手镯留给我, 生怕“浪费”了……
母亲人格高尚,与人为善,相邻关系很好。住在老家时,她那里便成为邻里乡亲交流感情,谈笑风生的场所。昨天上午,据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奶奶哽咽地回忆说,就是后来母亲来到城里生活,她们几乎每天还要习惯性的敲敲母亲在农村住居过房子的门窗,总盼望母亲能够回来。母亲偶然回到老家,她们一些老伙伴都会赶来,就像久别的亲人,喜出望外,相聚甚欢……
母亲五个月从赵家抱养到杨家,杨家视其为掌上明珠。
母亲被杨家抱养,不是因为赵家贫穷,而是处于两家的友好关系。当时杨家很想要一个小孩(母亲抱养杨家七八年后,杨家才生下一个男孩)。这样,就让我们从小享有两个外婆(两个外公都英年早逝)、两个舅舅(舅娘)万分的关爱。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二父亲带领我去两个外婆家拜年,就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母亲虽然身材矮小,但在我们的心中又是那么的高大伟岸。母亲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母亲精神永存!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儿 熊六扬叩拜
2022年3月29日
母亲生前留下的手镯
母亲1958年与父亲在南昌的合影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