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按六大穴位 助你健康长寿

(2014-02-10 20:35:54)
标签:

中医学

按摩

穴位

健康长e

分类: 健康

                    常按六大穴位  助你健康长寿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图②)。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090f0.jpeg

 内关穴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图③)。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图④),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4bb49.jpeg太溪穴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图⑤)。

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图⑥),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操作不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77277.jpeg

足三里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图⑦)。

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图⑧),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a1632.jpeg合谷穴

 

 

                                  关元穴:恢复老人青春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耻骨联合上2寸处(图⑨)。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db7db.jpeg关元穴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图⑨)。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http://res.health.ifeng.com/46e80eba3b07b88a/2011/0617/ori_4dfab031db7db.jpeg

 中脘穴

 

    (根据http://blog.sina.com.cn/u/1735781512的博客编排 原标题:《常按摩六大穴位 想不长寿都

 

 

医推拿按摩让我其乐无穷     新北京艺术团放歌四年享誉八方  裸女情案

华世纪坛喜现火龙腾飞之象    一个退役上校的人生轨        晒晒我在北京的“早生活”

京城漂泊的那些事儿            为妻子调血糖 两个月见成效     千雲之歌——和平之声(可点击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