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一座大庙里的年轻和尚(二)

(2008-08-20 17:24:23)
标签:

版权转让

出版

年轻

青春

分类: 笑谈轻松成功(纪实文学连载)

 一座大“庙”里的年轻“和尚”(二)

 

“普通人”在某大单位所属各师跑了一个多星期了。这次他又是单枪匹马,不过,已没有了自卫还击作战时的硝烟,也不担心敌人“特工队”的偷袭,然而,他所承担的任务,却不亚于在前沿阵地采访参战部队时的工作,甚至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距离某大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的召开,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可会议的典型材料尚不“典型”……

 

那是1981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军队自然要走在这场活动的前列。“普通人”所在的福州军区某大单位为了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这场活动的深入开展,决定在这年的10月份召开大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

大凡有机关经历的人都知道,要召开大会,最不能少的就是会议材料;同时,会议材料的质量,又往往决定或影响大会的质量和水平。

会议材料共分为领导讲话和经验交流材料二部分。领导讲话被当年“普通人”说成是“死”材料,虽然要求高,但一般有固定的模式;而经验交流材料往往要去发现、去挖掘、去加工总结,更多的是要体现个性特色与时代特色。因此,被“普通人”说成是“活”材料。

 

为了迎接大会的召开,某大单位所属各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尤其是在典型的培养和挖掘上下了不少功夫。

大会召开前二个月,按照某大单位政治部的要求,各师政治部分别将本师拟推荐的典型报大单位政治部组织处。

而作为大会推出的典型,既要“典型”自身过硬,还要典型材料“典型”,必须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根据政治部领导的安排,会议典型经验材料由“普通人”负责审查,选定。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普通人”考虑,坐在机关,可以“想”出材料,写出“典型”,但肯定缺乏生机,没有代表性。

他决定一个师、一个师地跑。

这下,“普通人”便也尝了一回“钦差大臣”的滋味。

“普通人”每到一个师,都是由师组织科长向他汇报。这些科长“大人”,大都是60年代参军入伍的老兵,比“普通人”的军龄一般要早10来年。但“普通人”是上级机关派来的,而且材料的思路、主题,以及最后能否入选,都得由这个“钦差大臣”决定。材料能否选上,以及材料的分量,将直接关系到各个师的形象。你说,他们能不重视吗?

考察完各师推荐的典型,听完情况汇报,“普通人” 就得对各师推荐的典型,以及典型材料的主题和写作思路谈出具体意见,甚至材料的大标题和小观点,都是由“普通人”定的。这绝非首长讲话、作指示那么“容易”,大多是照稿子念,你即使念错了,也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大不了背后叫你“什么、什么”的。听说某大单位的一个副政委,作报告时,一分钟要讲好几个“啊”,后来,一些“调皮鬼”就在背地里给他取了个“啊”副政委的“雅”号。虽然不“雅”,但他作报告时,你还得认真听、认真记。

而给这么重要会议的典型材料定主题、定思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你得有思想、有观点;有新意,有特色。写出来的材料要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尚且给你汇报的人,都是各部队写材料的“高手”,你“班门弄斧”,得有一把什么样的“斧”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典型材料还要经过大会检验,参加会议的人是最好的评判官。

 

你“普通人”行吗?

                                                           2008年8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