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变“臭蕉”的警示
(2008-07-26 20:10:18)
标签:
香蕉海南岛产业社会防范体系qing话题 |
分类: 老枪lq杂文系列 |
曾几何时,一条短信息,一个谣言,就使海南的“香蕉”变成“臭蕉”,使海南千千万万户蕉农严重受损,有的甚至血本无归。不可否认,这件事,是造谣者的伤天害理,罪大恶极。但若往深处想,造成这种“恐怖”局面,产生如此“轰动”效应,恐怕连造谣者自身也是始料不及的。
这件事的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东西,到底隐藏着何种危机,它又向人们揭示了什么?
鄙人以为,这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警示,是一起有着深刻内涵的重大典型事件。
其一,揭示了一些国民心理的脆弱。香蕉与癌症本是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吃香蕉会不会致癌,也是个极其普通的常识性问题。然而,一条短信息,一个谣言,就可以使人们不信科学,信谣言,不听“正道”,听“邪道”。而且,开始还是有关香蕉自身的所谓“巴拿马”疾病问题,是香蕉自身的“癌”变问题。这无疑反映了一些国民的极度脆弱心理。诚然,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问题在于,当社会一有“风吹草动”,或稍有“风吹草动”之时,一些人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为无中生有者“帮忙”“造势”,为他们“推波助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引起高度警觉吗?
其二,反映了某些经济产业的脆弱。香蕉是海南农业的主导产业,可以说是蕉农的“命根子”。令人啼笑皆非和痛心疾首的是,只一个“香蕉致癌”的信息,就可以使这根“支柱”垮了,就可以使“命根子”,命悬一线,顷刻间成了一根不能救命的“稻草”。这充分说明我们某些经济领域的脆弱,某些经济发展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多么的苍白,又是何等的无力。
其三,是社会防范体系的脆弱。一条信息,就造成一场“灾难”,就可以使成千上万的蕉农倾家荡产。不可否认,事发当初,政府有关部门也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诸如做了一些调研和“避谣”等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几何?我们常说的防范体系,即防风险和防干扰体系的作用可见一斑。鄙人认为,社会防范体系,至少包括政府的干预能力、公众的防范意识和法律的制裁功能等方面。在这场“灾难”中,政府的干预能力受限,公众的思想防线被“毁”,法律的制裁功能又遇到了“新问题”。造谣者的“来无踪”,“去无影”,便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哪怕是“罪大恶极”。
显而易见,我们的“漏洞”不少,要做的事还很多,千万不可麻痹大意,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