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静涛:《欢天喜地过新年》教学反思

(2011-12-19 14:13: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与反思

                                   《欢天喜地过新年》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过新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用音乐渲染过年气氛,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公历新年和农历新年,并对其时间有所了解。接着,我让孩子们了解喜气的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等,更重要的是我让他们自己贴对联,贴福,贴窗花等,这些环节的安排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从自己带来的布置上去的过年挂件中引导他们发现都是红色的,从而引出年的故事。于是就此展开一个小小故事会,你还知道的过年的故事还有哪些。渐渐,由点及面,引导孩子说出更多过年时的习俗。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再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再到世界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孩子们也学到很多,记住很多。教学过程紧口教学目标,只是在布置教室贴窗花的时候,因为准备不够到位,所以有点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