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曰、冃三个偏旁的区别

(2015-01-08 15:21:00)
标签:

文化

教育

原创

分类: 原创

 

        汉字的字体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到后来的隶书,一直到现在的楷书,笔画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字数也越来越多。其中隶书字体的出现是对汉字字形一次重大改造,很多字形隶变以后失去了最初的模样。到了现代规范汉字基本以“点横撇捺折”五种基本笔画组成,诸多字当初的象形模样已不明晰。但是虽有诸多变化,现代规范汉字绝大多数还是保留了最初造字时的字形特征。

        现在规范汉字中“日、曰、冃”三个偏旁,在认识和书写时,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在此稍加拙叙,以示大家注意。

        “日”中间的横两边封到头,“曰”中间的横右边不封到边,“冃”中间两条横都不封边。

在甲骨文中,“日”是像形字,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短横, “圆圈”表示“太阳的圆形轮廓”,短横则表示“太阳的光芒”。

        “曰”是指事字,本义是“开口说话,象口气出也”。因此“曰”的字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口字上加一横,横表示口中呵出的气体。变成隶书以后写成与“日”相似的字形。但在隶书中,曰上面一横左边不封口(见下图)。有的人认为将“日”字写扁一些就是“曰”,这是错误的。
        “冃”是“冒”的本字,而“冒”又是“帽”的本字。“冃”是像形字,像戴在头上的帽子之形。“冃”本来跟“日”差别很大,隶变后和“日”始近。但是到了今天的规范字形中,它们还是不一样的,从汉字规范的角度来看,应该加以区别。不过要是写混了一般也不会产生误解,只是不规范罢了。电脑打出来时则都是有区别的,放大了就可以看得到。举例:

        1、汨(mì)汩(gǔ)。

        “汨罗”,水名,发源于江西,流入洞庭湖。“汨”是“日”字边。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汩”是“曰”字边。

        这两个字,手写容易混淆,在印刷体中区别是一目了然的。

        现在的规范字,“日”字头、“日”字底、“日”字边的字很多,但“曰”字旁的字了了。

        2、胄(zhòu)冑(zhòu)

        汉字中,“月(从肉,表身体,不是月亮的月)”和“冃”这两个偏旁也容易混淆,“月”字旁中间两条横都封到边,但下边不封死。

        胄:下部从“月”,指帝王或贵族的后裔。如帝胄、贵胄。

        冑:下部从“冃”,古代战士作战时所戴的帽子,即头盔。如:左右免冑而下。

        通过比较可见,二字所表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只不过在字形上恰巧很像。手写时二字不易区别,在电脑打字时,要注意二字不同。

        现在汉字中凡从“冒”的字,部首都是“冃”。如:瑁(mào):古玉器名,玳瑁。媢(mào):媢嫉,妒忌。毷(mào):毷氉(sào),犹烦恼。勖(xù):勉励,如:勖勉。后唐庄宗,五代唐王朝建立者李存勖。冕(miǎn):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伏如何确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