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古迹又一新的历史发现
一座唐代时期的千年古塔舍利佛塔
沈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深远的古城,7200年前,便有了人类早期群居与生活的历史,大约2300年前建城。
人类发展,历朝历代变迁与兴替,胜者王侯占据沈阳。所以,不乏有古塔兴建与存在。像位于沈阳城西塔湾街现在碑林公园的舍利塔,沈阳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留存的东塔、西塔、南塔、北塔,在白塔铺这个地方还有一座白塔,大概知道的就有六座古塔存在。
这六座塔分别是历史是哪个朝代岁月留存的古文化现象?哪座塔是沈阳城最古老的的塔?一直以来,尚存没有查实的谜底?原来,据我得知,沈阳城西位于皇姑区塔湾街的舍利塔为辽代塔。
在塔湾回龙寺的介绍中,是这样描述的。《旷世浮屠——舍利塔》:“7200年前,先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时光流逝,朝代兴替到辽、宋北南对峙时期。当北宋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被辞职外放,欲为新建岳阳楼作《岳阳楼记》之时,即是辽兴宗重熙13年(1044),沈阳时称沈洲。此时,城西武家庄丰稔(ren)村,‘李弘遂等百人见彼时君臣合德风雨顺人民安欲建塔以纪一时之盛’,通过沈洲掌管僧人的官员,请当地寺院住持法直,在庄外东、寺院南平坦高岗处,‘共同发愿造无垢净光舍利佛塔’”。
从这里的介绍可以看出,沈阳城西塔湾街的舍利佛塔建造时间?应该是在辽代的(1044)年,计算起来,距今大约有976年,无垢净光舍利佛塔属于辽塔(辽代),从塔的外部形式上也可以大致看出,具有辽代时期建塔的明显特征。
最近,在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回龙寺的介绍中又有了新的发现?《重建回龙寺——缘起》,文字进一步描述:“回龙寺又称舍利寺、舍利塔寺,位于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始建于唐代。
据《沈阳县志》载:舍利塔在县城西十二里塔湾舍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敕(chi)工部重修,赐名回龙寺,邑中八景塔湾夕照即以此得名,传唐时建,据民间相传:清皇太极未入关时,尝来寺礼佛许愿:得天下后光大山门、再塑金身
定都沈水之阳,遂以盛京名之,民心向佛,即敕命工部重建舍利塔寺,四年乃成,崇德六年(1644),殿宇林立,宝相庄严,香火氤氲(yun),道风远播,太宗皇帝赐名回龙寺
顺治二年(1645)对该寺又加以扩建维修,并留下两次重修碑
由此,原先以塔为主、寺次之的地位逐渐变为寺为主,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将舍利塔称之为回龙寺。
乾隆元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舍利塔一名回龙寺,在城西塔湾,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后随时修补,寺前有塔,名舍利塔。
乾隆四十三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舍利塔在城西十二里,一名回龙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东西配无各三楹,韦驮殿一楹、经堂三楹、垂花门三楹、大门三楹,寺前有塔,名舍利塔。此时的回龙寺在沈阳地区香火极旺,是人们焚香祈祝的圣地之一。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回龙寺被毁,跨越千年,昔日庙宇荡然空余舍利宝塔。”
如果沈阳城西的舍利佛塔始于唐代,而非辽代?这座塔的建筑历史就向前推进了大约200——300年之间。因为,佛教自唐代的鉴真和尚带回传入中国,大约是1300年左右,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建筑的西安大雁塔也只有1300年的历史,沈阳城西的舍利佛塔不会长于西安留下的大雁塔。
即便沈阳城西的舍利佛塔始建于唐代,它与西安大雁塔也是有不同风格和区别的。
曾经见过陕西西安的大雁塔,与沈阳唐代舍利佛塔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西安的大雁塔始建时为五层高度,后来,武则天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高了两层,为七层大雁塔,名曰:“七级浮屠”。大雁塔源自于印度的“亘婆塔”,意味大雁的意思,大雁塔的建筑材料唐代时采用的是泥砖结构。
其外部为四方形状,塔内宽阔,为空心塔身,里面建筑了七层楼阁,内外皆方,意境为“修大方佛心”,这是塔的自身形象;并留下名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便是自唐以来,大雁塔相传已久“大方佛心”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历史功德。
明代的时候,皇帝加以修缮,保留至今。现在的大雁塔建筑是桐油泡砖,为黄色,标定唐心明表,这是唐代大雁塔相传至今的独到之处和历史文化遗产。
而沈阳始于唐代的舍利佛塔,则与西安的大雁塔有明显不同。舍利佛塔的塔身外形为多角形状,内为实心,没有楼阁,但有地下藏室,曾经藏有经书、金身佛像与佛家舍利。在西安大雁塔,这些佛教内容均安置在塔身的楼阁之内。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舍利佛塔开始的建筑结构与情况没有详尽介绍?但我估计,不是目前留下的土石砖混结构与造型?这座塔明显带有辽代佛塔的形状特点与外部图案。
在辽宁各地,目前尚留有辽代时期的古塔。比如,锦州古塔;辽阳白塔;朝阳古塔等,这些都是辽代留下的佛塔建筑。
辽代塔有自己的独到风格,塔身为多角形,有基底部的底座,底座上方的周围有佛教图案,塔尖有佛教白塔的造型及化身,塔身周围各角处挂有风铃,一有风吹时,风铃随风摇曳摆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沈阳城西的舍利佛塔与锦州典型的辽代古塔相比较,存有明显的雷同之处,但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锦州的辽代塔,塔身与沈阳的舍利佛塔外部大体相当,几近相似,只是颜色为深灰色,完全具备了辽代建塔的风格。辽阳市的白塔也是辽塔,虽然名字叫“白塔”,但颜色却不是白色的。
我见过的古代塔并不多,但都留下了一点记忆中的印象。像延安宝塔山上的塔,据介绍,始建于唐代。但现在留存的塔,实为宋代时期所建筑,为宋代塔。这座塔的颜色即为黄色,与西安大雁塔近似,是不是桐油泡砖而建筑修缮?不得而知?但延安、西安两座塔的颜色比较近似,建筑上同时具有历史遗留的痕迹,表明了历代王朝建塔立功德的亘古之心没有两样。
在沈阳城的四个方向,还有东、西、南、北塔四塔及另一座白塔,这五塔看起来酷似藏传佛教的白色佛塔?
如果是藏传佛教的白塔?历史年代肯定不及沈阳城西塔湾的舍利佛塔时间长。原因为,东北地区自古存在的政权,除了中央集权的中原统治以外,还存在过当年当地的少数民族维持与统治。比如,1000多年前的先金,数百年之后的后金,以及一时兴起的渤海国,辽国统治等。
而东北古时曾经以萨满教为主,少数民族的地方统治者在当地的长期管理。那时,消息闭塞,东北与青海、西藏相隔数千公里,交通极为不便。藏佛不一定能传到东北?包括内蒙古地区,一段时间内,都是东北尚存的萨满教盛行。
明末清初,满蒙地区才传入藏传佛教,东北有满蒙一家的说法,他们渐渐遗弃了萨满教,开始信仰藏传佛教。时至至今,在内蒙古地区,还是以藏传佛教为主。
由此推论,沈阳四周的五座白塔,估计也是明、清两朝以来,传入本地区的。满清王朝在沈阳建立了政权,没有入关之前,为了护佑沈城盛京,便在城池周围修建了东、西、南、北四座塔及另一白塔。
而仅在沈城西边的舍利佛塔始建于唐代,以后历经朝代不断修缮,成为今天我们观之的回龙寺舍利佛塔。
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有一座唐代时期建筑的古塔舍利佛塔
原来史称为辽代塔
最近考证始建于唐代
始建于唐代时期的西安大雁塔
塔型为四方大心
塔身为七层
表明为佛家的“七级浮屠”
西安大雁塔是1300年前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建筑
沈阳的舍利佛塔建筑具有辽代塔风格
这是锦州的辽代古塔
有基底部底座 上方有佛教图案 多角形 但锦州古塔的颜色与沈阳古塔不同
沈阳千年舍利佛塔为白色
极具地域特色
延安宝塔山上的古代塔
始建于唐代
但此塔确定为宋代塔
说明宋代重建
沈阳四周有东塔
西塔 南塔 北塔
还有一座白塔
这五座塔酷似藏传佛塔
青海塔尔寺的藏传佛塔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昭寺的藏传佛塔
藏传佛教大约明清以后传入东北及内蒙古地区
北京北海公园里的白塔
沈阳的千年古塔舍利佛塔晚景
塔湾夕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