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中国最早最古老的万里长城亓莲关段、莲花池段是秦代古长城吗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时评图片 |
在北京怀柔山区一带,顺着山高险峻和山脉和逶迤起伏,尚存一部分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遗迹。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保留下来的长城古迹,大部分为明代长城。像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河北的山海关长城等等,这些地方的长城距今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并且经过修复,保存相对完好。
明代长城的建筑特点,多为砖体结构,有的地方是土质构造。像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就是用土夯实或用土打成砖坯建造起来的。
如果说,城墙之内的城池是战时走兵和运兵的通道,而这些地段没有城池的城墙,古时运兵就从城墙上直接走过?现在已经不得而知?这部分城墙古时究竟有多高?现在也无法具体估量?假设当时构筑高高的城墙是为了防御外来之敌?城墙上面能运兵吗?
观察这些古城墙遗址,我发现,当时建造万里长城不是没有建造规划的,而是根据地理、地形、地物和军事防御功能,非常有计划、有规划而设计建筑的。长城遗址,不是哪里好建,就建造在哪里?而是依据军事用途,规划出伟大而宏伟的万里长城。在长城遗址,很多地段都是有意建造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地方是城墙内部有坡度,而御敌的外侧一方不是悬崖、就是陡峭的山脊部分,让外敌上不来,打不进。完全具备军事防御功能,方便古代军事作战。
古时的“枪”,与现代枪的概念不同,他们的“枪”不能装配火药和炸药。古人用的长矛枪,大片刀,只能面对面地厮杀,不能远距离作战。所以,一堵城墙便可难倒一大片,甚至于数千上万的侵略大军。
自从修筑了嘉峪关长城之后,重兵把守,这地方500年没发生战事,可见万里长城在中华大地上捍卫国家疆土所发挥出的重大作用及其历史意义。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军事用途在中国历史上的无与伦比,堪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国上千年来没有分裂,没有遭受外敌的分割。万里长城的外在力量不可埋没与低估!
不知道是否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在当地也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介绍?这段秦长城,大约从亓莲关和亓莲城堡算起,顺着山脉,一直向上、向远处延伸,走在这段长城残留的历史城墙上,脚下是曾经垒砌城墙的山石,城墙的基底部依然保留着军事防御的雄伟英姿,上面已经坍塌和破败。
这里有两座碑记,上面记载着不同长城的名称。以目前的一条柏油公路为界,东面是亓(qi)莲关和丌莲关城堡遗址;西南方向的碑文上显示,这里是万里长城的莲花池段。
站在莲花池段长城的对面,向这个方向望去,这里也有相当一段为石头城墙,与亓莲关城堡这边的城墙有雷同之处。但显然,莲花池段的城墙比亓莲关这边保护的要好些。
也许是因为莲花池段长城这边山路难行,上去的人少。所以,保护的要相对好一些?
在亓莲关山脉的城墙之上,时常出现一些游人,他们走长城,看长城,走在已经破败的城墙上,一直向上面走去。包括一些外国游客,他们背着超大的行囊,不惧艰险,观赏长城,对中国的长城很感兴趣。
而莲花池段长城虽然完整,但因为缺少路径,山高路险,无法攀登,而没有人行走或观看。这也可能就是莲花池段长城保护好的主要原因?
一位正在山上嫁接栗子树的当地村民向我介绍说:“这里的长城是中国最古老和最原始的长城,没有一点修复,是真正中国万里长城的伟大遗迹”。
这段长城虽然已经不成“体统”,它也是中华民族修建长城的灿烂文化与两千年不倒的宏篇见证。
亓莲关城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