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流行的早教游泳训练都有哪些方式方法(早教的游泳训练)

标签:
育儿娱乐教育文化体育 |
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即开始进入一个人的生长期。可以说,婴幼儿每天都在成长;或者说,每时每刻都在成长;母乳、牛奶、奶粉以及其它食品,都不是白白喂养的,都会收到婴幼儿成长的收获与回报。
婴幼儿的成长不同于大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而成人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这也是婴幼儿不同于成年人的根本区别。
目前,对婴幼儿的启发或者叫启蒙教育的方式各种多样,特别是在早期开发智力、体力和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上,国际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36-7年的样子,国内一些发达城市引入了国外一些对婴幼儿早期智力、体力、能力启蒙教育和训练的方式方法,也有6-7年。如果说,在智力上属于“教育”;那么,在体力上应该称为什么呢?我大致认为属于“能力”?特别是对婴幼儿的游泳训练,应该属于“能力”的范畴。
其实,游泳对人体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第一,需要大脑的智力能力。游泳运动是在水中,或者说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既需要有氧,又需要无氧,头部露在水面以外属于有氧。头部进入水中,身体进行运动,在憋气的时候,又是一种无氧运动,这需要大脑的控制和一定的智力能力;第二,需要身体的肌肉力量。游泳既然属于一种体育运动和体育竞技项目,必定需要身体的肌肉力量,包括全身的肌肉运动。颈部、胸部、腰腹肌肉的运动收缩,四肢的肌肉力量等。婴幼儿的肌肉力量显然是达不到体育运动要求的;第三,需要身体平衡及肢体的协调运动。游泳飘浮在水中,需要身体的支撑点和平衡力,需要头部、躯干、四肢的协调运动。用胳膊和手向前划水;用双下肢及脚蹬水、打水;身体躯干需要自控和掌握在水中的平衡;头部需要伸出水面呼吸换气。这些身体及肢体运动需要大脑的总控制,四肢的相互配合以及协调运动,才能比较好的完成整个游泳动作。当人的头脑和身体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在水中的身体平衡和四肢协调性是不能完成的;第四,游泳需要具备自身能力的保护性。游泳训练与运动是在水中进行的,前面说了,相对陆地来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俗话说:“水火无情”,也有说:“淹死的大都是会水的”。所以,学会游泳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能力的保护性。这也是对学游泳者来说,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目前,有一种早期对婴幼儿教育的启蒙训练,叫“亲子游泳”。顾名思义,就是在家长大人的陪伴下,对从出生0个月至6岁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进行早期的游泳培养。
有一个品名叫《黛米与我》的教授方式,我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是从英国传入我国对婴幼儿游泳教练的一项早教“培养”,据说1983年始于英国。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开展也有6-7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把早教游泳培训分为三个年龄段,根据婴幼儿的生长时间,分期进行能力训练。
一是呆呆组一(呆呆萌萌段)。即婴儿从出生0-7个月一个组。这个时期,婴幼儿的大脑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完全没有发育成型,甚至是在无意识的萌萌状态。孩子进入游泳池,是在父母的陪同下;由专业的游泳教练指导,在水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游玩;基本属于让孩子适应水性,不怕水,慢慢适应水中活动,一种简单的集体活动。
家长通过前扶手法扶持孩子在水中移动,水流通过腰间启动孩子对游泳的反射,练习蹬腿锻炼孩子的腰腹力量。
(呆呆组二),即第二阶段年龄为8-17个月,用开放式围栏抱法,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婴幼儿在出生时协调能力没有发育完全,甚至是无自主意识的肢体随意运动,四肢不能控制的相互配合,只能自由在水下活动。通过这种围栏式抱法的训练,孩子能随着各种活动的学习环境,适应过程逐步完善,有助于及早帮助和提高孩子的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
经过30-40次培训后,有的婴幼儿可以在大人的带领下,适应水下活动。大人带着婴幼儿把头埋在水里,然后自然携带上来,婴儿不哭不闹,不怕水、不喝水、不呛水。他(她)甚至自然学会了在水中的自由呼吸(水上吸气、水下憋气),无论多大的孩子,第一次进入游泳池,是绝做不到这样的效果。
二是骑毛驴培训(适合年龄段2-3岁)。所谓“骑毛驴”就是用一根松软酷似面条柔韧度的塑料泡沫小圆棍弯成U字型,婴幼儿骑在U字上,借助塑料泡沫的浮力在水上移动。当然,这种水上运动是在大人(家长)的保护和扶持下进行。锻炼孩子的平衡控制能力和水下蹬腿走水(踩水)的效果,最终达到会踩水。
骑毛驴训练,为的是培训婴幼儿在水中的平衡性,身体的平衡性,肢体运动的平衡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婴幼儿可以在水中自行用脚打水、划水。
三是爱宝组培训。适应年龄在3-6岁之间,通过仰泳姿势的用腿打水训练作用,主要是保持身体的位置,产生一定的推力,并给身体一个稳定的支撑力。
除此而外,爱宝组还有一个提高班,也是3-6岁之间,通过学习自由泳的打腿训练,高效打腿动所支撑身体,在水中有一个很好的姿态,从而促使婴幼儿身体水平,减少阻力。
目前,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及启蒙方式各种多样,名目繁多。不可否认,这种能力培训或训练对婴幼儿的成长是有一定益处的。毕竟这种培训是一种智力启蒙和开发以及能力的训练。但究竟能训到何种程度?还是要结合孩子的自身条件和先觉因素。并不是每个孩子统统一刀切一样,在一个早教班,就会从一条起跑线上跑到一个终点。不同的孩子,还是会有差距的。
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早教训练班,一定要结合实际,结合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且不可盲从,别人报什么班?我们也跟风报什么班?盲目攀比,盲目实施教育和培训。
实话实话,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培训,家长一定不要报过高和过大的期望值,也不要用金钱去衡量对孩子究竟能产生多大、多少影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育培养其实就是一句话:“寓教于乐”。
只要不超出家庭收支的范畴,让孩子开心,适应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就要心甘情愿,不要去追求未来的结果。因为婴幼儿的潜能谁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婴幼儿在成长阶段,精力是相当充沛的,大人是无法估量一个智力、能力好的孩子究竟能有多大的潜能?潜能是可以开发的,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刻不存在任何可能性?但同时又存在没有达到大人、家长所预想的期望值和可能性?
婴幼儿就是婴幼儿,他们不可能像大人、成年人一样有自己足够的智商和理智,也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定性、坚持性,他们没有自己稳固的思想与想法。有可能有的孩子是一时的兴趣,一个年龄段和成长时期的“爱好”,到了另一个成长时期和年龄段,他们的兴趣爱好马上又跟着社会潮流、不同的环境和志趣爱好转移了?先前有的爱好兴趣突然全无,兴趣爱好又转向到了其它内容、项目或领域?这都不确定。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准备,任何早教班也不会给家长一个可靠的答复,一定能或者达到什么程度?早教,仅仅是一种启蒙、开发、诱导和信息传递,绝对达不到成年人所预想的结果,因为,早教必定不是科班教育和专业培训。
早教班究竟能让孩子回应多少?他们通过教育和培训,自身能吸收采纳多少?完全在于孩子的自身和先天条件与环境因素。有很多社会活动,自然运动,当人体成长达到一定的时期,成长阶段到那一刻时,也会自然形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比如,婴幼儿学游泳,早教从0岁开始,到3-6岁时,学会仰泳的打腿、自由泳的打腿运动,整个时间需要最低3年的时间,大约去培训160次-200次以上。
当一个孩子长到10岁左右,身体的运动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大脑的控制能力完全形成时,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去游泳馆3-7次很可能就自行学会了游泳。从经济效益上讲,还是很划算的,但到那时,很可能从婴幼儿就开始早期受游泳训练的孩子自由泳可能已经能游进运动员水平了,那也不一定?任何事情都不要攀比。随缘、随缘、一切顺其自然,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培养方法。







骑毛驴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