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盛京碑林看沈阳藏有多少明清以来的石碑
说沈阳有碑林,一般人极少有见过的。
西安有碑林,那是比较大气豪放的,西安碑林才是真正体现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聪明才智,并且历史年代比较久远。
历代书法家的笔墨在西安碑林尽显风流,特别是黄庭坚的书法,在西安碑林,那是可以卖到好价钱的。
沈阳碑林,也叫盛京碑林,位于皇姑区塔湾街的碑林公园纵深。因为它隐藏的比较深,一般人如果游玩不走到地方,还真是难以寻觅到此处。
碑林隶属于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管理,占地面积约3900平方米,有大殿和山门等几个部分组成。
馆内主要陈列有三百多年来,沈阳地区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四十年代时期的陈旧石碑118通。
早有明代石碑;清代有顺治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道光皇帝、光绪皇帝等时期的石碑;后有民国20世纪40年代的石碑。
内容涉及到文化教育、庙宇维修、慈善募捐、人物纪实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沈阳当地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商贸发展和宗教风土等。
馆内还藏有碑首、碑座、残碑及建筑构件。石头狮子200余件;还有旧时的门户门当等建筑物件。
中国古人真的是很讲究,讲究什么?讲究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什么地方的大门外必须要立石狮子?什么品位?立多高?多大的石狮?这是有讲究、有规矩的,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在自己的门口立石狮的。
而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有些地方,大门口立的石狮,基本属于观赏和瞎讲究,不是规矩。比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大门口立石狮,有什么含义?吓唬谁呢?没有一点真正的意义。
旧时,什么样的人户家庭,门口要设立多大的门当?石碑代表什么?
我认为,石碑起码是一种庄重和不可逆施的体现。过去,我以为,只有皇帝门前有下马牌,现在看,只要是有皇权的地方,都可能设有下马牌。任何官员到此,都必须下马。
石碑的形状可以多样,扁平的、八角的、菱形的、方形的等。但大多为何是平面扁平的?石碑底座为何要用乌龟托起?而碑首又是龙的图案?
这些谜底我还尚未解开?

盛京碑林陈列馆

碑林大门

碑林大殿

内藏八通清代石碑

碑林藏有118通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石碑


带龙首的一般是清代官方立的石碑

清代石碑

石碑列阵

石碑介绍

这是一通清代乾隆年间的石碑
已经有320多年了

清代早期顺治年间的石碑介绍

清顺治年间的石碑
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介绍

这通石碑已经有150余年的历史

碑林最早的明代石碑介绍

这通碑始于明代

清代顺治年间的石碑介绍

清顺治年间的石碑
已经有360年的历史

民国时期的石碑介绍

这两通石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

石碑为何要乌龟来驮

收集起来旧时驮石碑的石龟

驮碑的乌龟

而石碑的碑首是雕龙

石碑碑首

蹲在大门口的石狮

石狮蹲门旧时是有规矩的
不是谁家门口都可以蹲石狮

旧时的门当
也是有规矩的

不同身份
不同衙役
大门口有不同的门当

大殿内收藏的清代石碑

大殿内收藏的清代石碑

清代顺治年间的石碑

碑林门口仿下马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