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何为肌理画吗——中国肌理画创始人本溪画家张鹏起

标签:
文化艺术中国肌理画创始人张鹏中国画家本溪书画网收藏 |
分类: 8文化创作 |
肌理画,让我们乍听起来,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画艺名称。即便是在闻名遐迩的书画界,也很少闻讯肌理画这个生分的字眼儿。在我们都知道国画、油画、工笔画、版画、剪纸画、工艺美术画、烫画、沙画等众多画艺的时候,你知道中国肌理画的创始人是谁吗?
1993年10月16日,当本溪画家张鹏起先生的肌理画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艺术展厅举办的画展一经展出,立即引起国内专家和国际友人一致赞扬。
当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协会研究员徐伟先生看后,立刻高度赞美张鹏起画家创作的肌理画:是“得山水清气,集天地大观”。而驻京的各国大使馆文化官员更是被张鹏起的画抓住了眼球,备受青睐。当场,他创作的几幅酷似山水的肌理画就被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知名人士收藏。
和张鹏起画家的结识,源自于画家淳朴、简洁、谦和的性格。他生活低调,不喜张扬,喜好钻研,涉猎极广,触类旁通,门门精通,在业内不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而生存。在书画艺术界,往往传出“文人相轻”的舆论,而张鹏起画家的品格是与人实在,为人忠厚,当朋友与别人之间相处碰到矛盾的时候,他总是从中化解,偃旗息鼓,团结协作,合二为一。这是我对张鹏起画家的敬仰之处。
张鹏起画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书画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儿女书画院辽宁分院副院长、本溪市版画家协会秘书长。
张鹏起画家之所以有这么多头衔,源于他自幼喜欢画画,上世纪70年代,他从师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孙恩同老师,为他的绘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多年来他不断钻研,学习从事版画、水彩画、烙铁烫画及工艺美术创作。
他的版画艺术多次参加“本溪风”的北京展览;他用烙铁展示的烫画艺术不仅可以在一块块木板上生灵活现、栩栩如生,也可以在一张张纤弱、薄薄的画纸上也烫出层次分明、跃然挑动的绘画艺术和立体感;他的水彩画更是大胆吸收了欧洲的油画风格和中国画的工笔艺术,将水彩画的格调艺术和色彩发挥到极致。
张鹏起画家在艺术上有着勇于探新的精神,在学习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的基础上,他的笔墨采用中西合璧、融国画、水彩、油画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的特有的艺术风格,浓墨华彩,大胆创新出中国肌理画的艺术品质。
肌理画在书画界及业内来说,就是用肌理纹路的原理,结合人们的想象力,用水墨流动的方式,在玻璃上泼墨绘彩。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是物体的组织结构给人们视觉和触觉的质感,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作画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视觉肌理作用,彩绘而成。
在书画艺术上,制作肌理的方法很多,比如,利用笔触的变化,印拓、喷绘、染、纸张褶皱、擦、刻等。肌理画的绝处就是墨、笔兼合,合二为一,融会贯通,只要感觉便生灵再现。
肌理画给人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酷似西方油画的印象派,而肌理画更显真实。是山、是水、是丛林、似瀑布。肌理画在水彩绘制上给人很高的质感,水彩的绘制是创作肌理画的根本元素。
善于钻研的张鹏起画家就是这样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创作出受到国内外欢迎的肌理画,号称中国肌理画第一创作人。
他在做好宣传工作之余,画画成了他最大的嗜好。他十分珍惜时间,分分秒秒都不虚度。他原本专业是画水彩画的,但他却是一专多能,触类旁通,广泛涉猎,从不满足。电烫画、版画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善于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道路,历经数十年呕心沥血,研究绘画,独辟蹊径,终于成功地创造出中国肌理画的画法。
其作品意境深远,潇洒飘逸,酣畅淋漓;看似朦胧,又感觉身临其境,冲击着每个欣赏者的视觉;或山河壮丽,惟余莽莽;或山势嶙峋,瀑布倾流。正如一位名家赞赏的那样“好画应在似是而非,像与不想像之间”。
他的山水画体现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朦胧意境,他的作品离开自然形态的格调约束,进入抽象想象的冲动之中,使欣赏者从原本物象逼真的种种限制中挣脱出来,广阔而自由地让我们的思维徜徉在想象的灵感和表现形式之中,给人一种摆脱了实用需要的解放感,给人一种有限与无限的审美体验。
同年8月,其作品入选《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大辞典》,并被中国书画艺术名人研究院、中国书画家艺术交流协会、比利时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等21家国家和世界文化艺术团体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称号;
1997年,张鹏起画家的国画入选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并被专家评委会评定为精品;
1996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聘为特约书画师。张鹏起画家历经数十年的刻苦磨砺和不懈追求,终于在绘画艺术上有了创新和发展,他独创的中国肌理画就是独树一帜,在世界上举世无双,堪称一绝!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鹏起画家40余年呕心沥血的绘画,终于让他有了丰硕的成果,最让张鹏起画家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