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内蒙古塞上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爱新觉罗、恒钺的祖上到底是谁

标签:
历史文化清代王朝历史爱新觉罗家族史书画艺术宫廷画派史料 |
分类: 8文化创作 |
内蒙古塞上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爱新觉罗、恒钺的祖上到底是谁?
爱新觉罗、恒钺,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协委员,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内蒙古塞上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呼和浩特青城书画院院长,呼和浩特艺林书画院院长,塞上书画院院长,长白艺林书社主任。
他是满清王朝皇帝的直系后裔,那么,他到底是这个家族内部宗族的哪一支呢?
道光是满清王朝顺位的第8位皇帝,他的爷爷是乾隆,父亲是嘉庆皇帝。道光39岁时继承皇位,在位3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是满清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拐点。
18世纪30年代,英国列强开始用商品、鸦片、战舰、枪炮打开中国的海关大门。可那时,关闭自守、狂妄自大的国内封建王朝还在自吹自擂,自称是世界上的“天朝上国”。满清皇帝因为英国人上朝进见不给“天朝上国”的“天子”行跪拜礼,便大发龙颜,对外一律不予开放,紧锁“上国”的大门。对英国商人进口的商品实施限运政策,可英国人从中国出口的茶叶等物资远远超过了他们进入中国的商品。
英国人为了改变进出口的逆差,便在印度开始种植大量的鸦片,通过买通海关官员的手段,将大批鸦片进入中国。这样,扭转了他们的商业逆差,并使大量的中国白银进入英国人的口袋。当时,中国人已经有200万人以上吸食鸦片。
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三次给道光皇帝上书,力陈鸦片之害。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行使关防之务,到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表示他支持林则徐抗烟、禁烟;可在晚年,他的使者琦善和英国海军上校义律拟定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穿鼻草约》;后来,他的全权代表璞鼎查又与英国人签署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土地割让英国。
虽然道光皇帝震怒之后,将琦善逮捕入狱,派遣杨芳、奕山向英军大举进攻,但都因失败而归。
道光皇帝一生生育9子,老大、老二、老三相继去世;他在晚年选定皇子当接班人的时候,只有老四奕詝、老五奕誴和老六奕䜣可以选择;其他三位老七、老八、老九年纪尚小,还无立事。
四阿哥奕詝、五阿哥奕誴、六阿哥奕䜣。当时,五阿哥奕誴(cong)因为过继给醇亲王绵恺为子,所以,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利,能够选择继承皇位的只剩下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䜣(就是俗称的鬼子六)了。已经过继给醇亲王的五阿哥奕誴就是爱新觉罗、恒钺爷爷的直系祖上。
那么,道光皇帝为什么要选四阿哥奕詝继承自己的皇位呢?老四奕詝的母亲在他10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他一直由静贵妃抚育,也就是六阿哥奕䜣(鬼子六)的母亲照顾。由此,奕詝视静贵妃如同生母,也将奕䜣视为胞弟,从小二人关系就非常好,这让道光皇帝在选择上有些为难。
奕詝、奕䜣,到底在哪个儿子中选择呢?道光皇帝有些犹豫不决。他想考考这两位兄弟的骑射功底。
显然老四奕詝不是老六奕䜣的对手,皇四子的老师叫杜受田,皇六子的师傅叫秉恬,他们都给自己的弟子出主意。
老六奕䜣的箭法当然在众位兄弟中是最好的,他捕获的猎物最多,道光皇帝见后非常高兴,看出奕䜣确实还有些武艺本领;而皇四子奕詝的箭法肯定不如老六,这时就显示出杜受田老师的政治智慧,他让老四奕伫一箭不发,自然一无所获。道光见后,心中不悦,于是问老四,为何没有猎射动物空手而归。老四奕詝却说:“父皇怒罪,儿臣眼见春回大地,万物萌生之际,正是禽兽生息繁衍之期,儿臣实在不忍心杀生,恐违上天的好生之德”。
这就是“藏拙示仁”的妙计,老四奕伫有意把自己的短处藏起来,向皇上以示自己的仁爱之心。道光觉得奕詝的想法很符合儒家的思想“仁”,心中便暗自喜欢和肯定了奕詝。
即便这样,道光皇帝并没有将自己的决心尘埃落定,他要做出自己最终的选择。一次在他病重的时候,召见了奕詝和奕䜣二位皇子入对,借以决定王储地位。
两位皇子均请教师傅,老四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对他说“阿哥如条陈述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此位,阿哥唯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如其言行事毕,道光皇帝大悦,称:“皇四子孝”,皇四子的储位遂定。
奕詝登上皇位,年号咸丰,是与恩师杜受田的政治智慧分不开的。“藏拙示仁”,“藏拙示孝”,奕詝在仁、孝二字上表现的比较突出。所以,道光选择了奕詝做皇太子。
道光皇帝选择了德,缺失了才。实际上后来奕詝做了皇帝(咸丰),在德的问题上做的也还是不够的。
家族式选政,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有时候还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封建帝王必将灭亡的历史规则和客观规律。
后来,过继给醇亲王绵恺道光皇帝第五子奕誴在宫廷里被封为悖亲王。奕誴(cong)的后辈是爱新觉罗、载瀛,载瀛一生精力专于书画,为当时著名的画家;载瀛的后辈是爱新觉罗、溥僩,也攻书画,独具风格,画作显赫;溥僩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毓岄,毓峨,毓巒;爱新觉罗、恒钺便是溥僩第三个儿子爱新觉罗、毓峦的小儿子。
二大爷爱新觉罗、毓峨在祖父载瀛和父亲溥僩的影响下深受艺术熏陶,12岁便在父亲溥僩的严格教化下绘画花鸟画,16岁同师承其叔溥佺学习山水画,一生以书画为业,绘画风格是以宋元技法为基本技艺,集各家之大成,常以大自然为师,细察大自然之山水、林木、花鸟、鱼虫之神态。是爱新觉罗家族中很有影响的画家。
溥仪和溥杰、溥仁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xuan)的后辈,他们的父亲是载沣;溥僩和溥仪、溥杰、溥仁同为叔伯兄弟。因为光绪皇帝(载湉)没有儿子,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给光绪(载湉)继承了皇位,年号宣统。溥仪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清代王朝最后一位皇帝。
溥儒、溥佐则是道光皇帝六阿哥奕䜣的后辈。六阿哥奕訢虽然在四哥奕詝(咸丰皇帝)死后,紧跟慈禧太后鞍前马后发动政变,将皇权变更到慈禧太后手中垂帘听政,但最终没有逃脱被慈禧收拾罢官的命运,回家练习书画艺术。
这便是爱新觉罗、恒钺的祖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