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恰当的边界感从说“不”开始

(2019-05-06 09:01:31)
标签:

杂谈

恰当的边界感从说“不”开始

 

       昨天在公司遇到了点事,心情有点不爽,作为一个浸淫职场几十年的老人来说,这点不爽随着离开公司这个地界也就淡化了,今早来公司,试着还是有点后遗症,而且这次这件事太过有代表性,加上我心理陪聊室开张以来,类似的案例也有三五个,所以,我今天很想和大家聊一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部门新近提拔了一个助理,一直施展不开,最近主任走了,他来负责部门日常管理,昨天召集会议重新部署,因为明显不合理,有人完全没有工作安排,有人变得很少,所以会议上气氛有点尴尬。会后我对自己的额外不合理工作量提出了异议,他表示很无奈,说:“唉,你就多干点吧,某某没责任心,指不住事,背景又大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开玩笑地说:“你不能因为我没背景,责任心强就什么工作都给我吧!”不想人家翻脸了,脸色一变说:“行吧行吧,你不想干就算了,我再安排别人!”说完转身就走了,倒给我一个不好意思,其实按照以往的经验,领导说两句好话,拿大帽子压压我我也就认了,虽然在工作中的心情并不好,但我吃软不吃硬经不住别人两句好话的风格实在让我时常懊恼。
        这就是边界感不清。
        什么是边界感呢?课本上,百度上的概念有点拗口,其实简单了说就是“你是你我是我”。
        可是有多少人能分清你我呢?有些人是舍不得分你我,有些人是不忍心分,有人是不敢分,还有人压根没有意识要分。
       一个朋友母亲强势,父亲软弱没有担当,下面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从小父母把关注偏爱多给了弟弟,自己在忽视中长大,现在结婚成家,婚后生活富足美满,但她的弟弟发展的并不好,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适应,父母家人非常焦虑,她不忍心,收揽在身边全身心地帮助照顾拯救试图用一己之力去改变父母弟弟的状态和关系,结果可想而知,毫无起色,并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她很苦恼,但她做不到置之不理,她甚至觉得她的幸福有时是对父母家人的背叛,不只如此,她的七大舅八大姨时常有求与她和她的公婆,在她母亲的干预和家族观念下,她无法狠心拒绝,她不想被人说她没良心.....
       还有一个朋友,他的妻子曾经是名高级中学教师,为了儿子放弃工作全程陪读,最后把儿子送进了北大,她家的亲戚的孩子正值高中,请她去陪读,他妻子抹不开她亲妹妹的面子就去了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陪读她的外甥。这个朋友不满五十,每天一个人单位忙碌一天回家也是一个人,有时饭也不想做,他说他什么都不缺,但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有一种老之将至看不到希望的感觉,我告诉他,他其实是寂寞,他承认,我问他为什么不叫妻子回家?他说他怎么说的出口?对妻子和亲戚们说:“我很寂寞,你来陪我吧!?”为什么不能说?!一点都不丢人,几乎每各中年人都会时常或者偶尔感到寂寞,是重压之下却又没有奔头的寂寞,需要被安抚和重视的感觉。他说也就三年时间,忍忍就过去了。三年,凭什么要你牺牲要你忍?她们孩子的高考他们的人生为什么要你牺牲来成全?这个朋友、他的妻子及他家亲戚都没有边界感意识,他亲戚是主动侵占,他和他妻子是被动接受,他妻子有半主动,因为她在为别人陪读中可能找到了她作为优秀教师成功母亲的价值感,她需要这种感觉。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是社会学家的结论: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首位,其次才是母子、母女、兄弟姐妹,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可以不入列。
       前天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下午,朋友是个成功的职业女性,温和包容,一点没有女强人的不适感,她的烦恼也是没有分清你我的问题。在公司,她不分时间场合地接受工作之外的琐碎事情的打扰,同事之间的矛盾,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工作的协调随时都可以来侵入她,让她感到焦虑而郁闷,严重影响了她的心情和状态。家里的事情也是因为她们有足够的能力所以理所当然的来担当起几乎整个家族需求。即使她觉得疲累到不堪重负,但依然没有意识到同事、家人在侵占她消耗她,她觉得这是作为家人作为主管领导应该的事。
       还有一个朋友,女孩,今年三十岁过了,长的娇小玲珑人很漂亮也很能干,找过几个男朋友,最后都无疾而终,原因是她寡母不许她找外地的,必须找和她一个地方的,并且要在婚前要承诺养她妈妈,她妈妈说:“你可千万不能不管你妈妈呀”......她也很烦她的妈妈,很想逃离,但她放不下,她说她不能不孝,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不管她妈妈。这个孩子的未来可想而知。
      很多,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太多了,相信每个人身上或者身边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可以去想想。
       因为我不够过坚决的拒绝,让我划出了职场上的一个小边界,虽然还不足以也无法成为清晰的界限,但小助理的表现成全了我这一次说“不”的机会,虽然当时有些不适,但比起若无原则承揽后压抑的心情来说,这点不适也值了。
       就在刚才,孩子的二姑姐说明天要来家里,让我去高铁站接她。我拒绝了,我和二姐的关系很好,她对我很好,我对她也不错,我说:“姐呀,我每周早出晚归地奔波,上班带孩子难得一个周末,你就让我缓缓吧,你下了高铁有直达的地铁,你知道路,我接你一趟来回两小时,你就不心疼我?”二姐说:“好的好的,你不用接了,我打车,我给带了什么什么吃的。”在心理学上这叫“攻击”以退为进的攻击,她嘴上说不用接,但说给我带了东西要打车让我感到内疚。我坚持没有接她的话,我再三说了不用带任何东西,是你要带的,那就带着并自己来。
      所以说,我们对边界感无意识的最大的困难是“辨别”,那些明火执仗的侵占很容易分清甚至相对容易说“不”,但边界感就像白骨精一样,它会变化成人畜无害的模样来侵犯你的。利用你的善良、同情心,好面子、存在感、荣誉感、责任心等等。所以,如何分清边界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作为中国社会人,很难做到完全的边界清晰,但我们可以试着尊重一下自己的感受,多为自己想想,尽可能地告诉别人,告诉自己:你是你,我是我。

        我是心理陪聊师,收藏我,需要的时候来找我。

恰当的边界感从说“不”开始

 

恰当的边界感从说“不”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