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一说记忆中的那些消暑美食

(2014-07-31 17:02:58)
标签:

美食

凉粉

醪糟

麸子

酒曲

分类: 家庭
这一阵西安持续高温,而且还得继续这么高下去,据说这样的高温天气已经创下53年来之最,西安的热不像别处,你就想吧,馒头出锅前的蒸笼有多热,西安就有多热,从空调房子一出来,就感觉“腾”地一下钻进蒸笼,没有风,有风也是让人闭气儿的热风。从早到晚,从晚到早24小时离不开空调,我都算是不容易出汗的人,干活累死,跑步跑死也最多是鼻尖上渗点,可是最近我时时感到像在水里泡过一样,我的皮肤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滋润过。虽然天气预报始终没有超过38度,但实际地面温度已经能煎熟荷包蛋了。连在东大街套磁的老头都停工了,说地面太热,再装就熟了。这两天,我连着洗车求雨都无果(以前运气好,每次洗车,十有八九会下雨)。
坐过月子的女人多少都有点毛病,这么成天吹空调浑身不舒服,每天只有凌晨的三个多小时还能关会儿空调,但总是被热醒,起床第一件事先冲凉,衣服还没穿齐整又是一身汗。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西部,想冬天,想寒流,想即使三伏天也要盖着薄被子睡觉的我的家乡。
这两天弟弟一家带着儿子回去避暑了,每天打电话都在馋我,说:唉,回家也没带个厚衣服,这早晚还凉飕飕的,说妈做了一盆凉粉鱼,撑的他肚子疼,说他们从古镇回来,老妈做的酒麸子酸酸甜甜的,舒服,说他们在太统山的桃园树下打麻将,刚吃完桃子没洗手,麻将都被粘住了,这桃也太甜了。。。我在单位上吸溜着方便面恨恨地说:“哼,没我这个和事(煽风点火出馊主意的)的,不相信你们能有大意思!
下午回到家,满身的汗都没干,就蒸了一大锅米饭,翻出我上次用剩的酒曲,一看都过期了,也顾不上热,就去超市买酒曲买了两罐黄桃罐头买了一袋冰糖,一包葡萄干,银耳什么的,管家里有没有存货,先买上再说。
我今儿给大家介绍一种防暑降温最佳饮品“醪糟”,南方人叫“酒酿”。按照我妈严格的制作过程要先把大米浸泡三个小时,然后放在蒸笼上蒸,我闲麻烦,直接就用电饭锅蒸了,而且经过实践,也还行,或者家里有剩米饭也可以。等到米饭自然冷却晾凉,(这两天的气温,这几乎是很难的事,直接找空调帮忙)然后按照比例(每次计算米的重量和酒曲的克数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步,问大帅肯定要被耻笑,所以我基本是凭感觉,好在当了十几年的煮妇,感觉还算灵敏)用凉开水化开酒曲,均匀地洒进冷却后的米饭,若想汤汁多,就可以多点水,其实有一次我直接撒过酒曲,然后兑点凉白开,也成功了,然后就是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等着发酵,(若是冬天就要放在暖气旁边),这天气,还得放在尽量凉快的地方,冰箱里不行,发酵不了。差不多两天一夜或者两夜一天就能闻见味道,发酵好了。这是做醪糟,这不是关键,都可以直接从超市里买现成的。关键在下一步,等我一下,我先去喝一碗了再说。。。。然后根据个人口味烧醪糟汤,我喜欢稀一点,关键在这一步:要在汤里放葡萄干,醪糟好不好喝就看放葡萄干的时机,放早了煮的时间长,葡萄干没味道,放的迟了,葡萄干没煮开,最佳的品相就是葡萄干刚刚膨胀,味道还没散开,咬一颗回味酸甜。还可以放几朵银耳,是点缀也是营养搭配,几颗枸杞(作用同上),冰糖,大火煮开,小火略煮几分钟,关火自然冷却(必须借助空调)然后放在冰箱,我一般一次做一大盆,想喝的时候(一般都是一次就喝完),把爱吃的,家里现有的水果,比如西瓜,比如黄桃罐头,比如葡萄(要剥皮)切成丁放进冰镇后的醪糟汤里。。。。。。那就一个字:爽歪歪!而且绝对滋补解暑,不信今天就试试!可惜我做了几次都没有留下照片。
这一次我去四川转了一圈,回程时在阆中古城住了一晚,呆了一天,吃了三顿的冰粉,阆中除了张飞牛肉、热凉面、川北凉粉还有就是冰粉,我们每顿饭都会去一家叫“阆中第一粉”的一家小店里吃,店里人很多,而且都是俊男靓女,他们都会点不同口味的冰粉,什么西瓜的,黄桃的,葡萄的,醪糟的,大概有几十种,我们仨每次都点不同口味,每人能喝两三碗,品尝过后发现就是卖了个“冰”,几片凉粉里浇一勺冰糖水,里面放上几块水果,几粒瓜子仁,有的在冰镇的醪糟汤里配不同的水果,一碗就可以卖到五块。在大热天能喝到,实在是清爽舒服。醪糟汤我倒是常做,但这样冰镇过后放新鲜水果的,以前没想到,这次在阆中见识了,回家和我原有的配方一结合,更具风味!不信你也试试。
这几天,弟弟他们在家挨齐了吃小时候夏天妈常做的我们爱吃的美食,还每天馋我,招惹的我尽想回忆过去。小时后一过端午节,就开始真正热起来,当然那时平凉的热和现在西安的热不是一个程度。妈就开始做“酒麸子”,我们西北叫“酒麸子”,不知其他有没有,叫什么?其实做法和做醪糟大致一样,只是酒麸子是用燕麦或者大麦做的,最正宗的是用燕麦做,后来因为燕麦少又贵,而且制作工艺麻烦,所以很多人就用大麦取而代之,口感远不如燕麦的好。先把燕麦挑拣干净,然后装进布袋子反复揉搓,把燕麦外面的粗皮要搓干净,再拿水淘洗浸泡,蒸,冷却,撒酒曲,发酵。。。蒸是关键,蒸的时间太长,酒麸子会烂软,影响口感;时间过短,口感太硬,不入味。夏天从外面回来,挖一碗凉水里冰着的酒麸子,是我们小时候最清晰地记忆。
还有一种三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凉粉,当然现在一年四季都在吃,而且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和吃法。我从小吃的凉粉有好几种,一种是荞粉,就是拿荞麦面做的,具体做法和其他凉粉做法一样,口感更软糯,带着荞麦面的本味,还有就是拿淀粉做出来的凉粉鱼鱼,把熬制好的凉粉趁热从凉粉鱼鱼专用工具(没有了拿罩滤也行)倒入,边倒边不停地晃动,每个从小窟窿里会钻出两头细小中间圆润梭子型的小鱼鱼。这个不知道南方有没有,我们西北很多地方都有,鱼鱼除了淀粉的,还有包谷面、高粱面的,红红黄黄白白的,有干吃有汤吃,干吃一般都是放上炒韭菜,(炒韭菜的时候还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放青椒或者红辣椒),油泼辣子,芝麻,醋,(我个人还会放白糖和花椒面)。汤的有两种,一种是浆水的,一种是酸汤的,浆水也好像是我们西北特有的一种做法把,是要发酵的,具体我不会做,味道淡淡的酸,喜欢吃的大帅每到夏天离不开它,不爱吃的我,从不主动去吃,这是一道清肠减肥祛暑的好饮品,也是要配上炒韭菜和干红辣椒。再有一种汤的就是酸汤了,这个酸汤也是关键,锅里放少许油,放入草果,干辣椒葱花呛锅,然后倒入醋,烧开加适量清水,调制适中,放凉浇到凉粉里,配上韭菜花红辣椒,味道酸辣爽口,解腻消暑。每次我妈做凉粉,我都要吃刮凉粉,就是用凉粉刮或者叫凉粉拉刮这么一个神器刮出来细细的凉粉,无论是面,还是粉,我都喜欢吃细的,挂面、牛肉面、粉,我只吃细的,而凉粉刮就能保证把凉粉切成最细。这个凉粉刮也好像是我们西北才有的,像罐头瓶盖那样大小的铁片用铁丝宁出一个手柄,在贴片上铳出很多小孔,就像刨土豆丝的刨子一样,把熬制好的凉粉盛在大一点的盆子里放凉,每次刮凉粉前把凉粉刮放在凉开水里蘸一下,就能快速利索地刮出又匀又细的凉粉。。。(没有图片,就使劲发挥你们的想象吧)
刚才给家里打电话,妈说她正在烙煎饼,我的口水又收不住了,中午刚吃完的九块钱的盒饭根本顶不住饿!夏天我们家常吃的除了凉面,凉饸饹,凉粉鱼,凉粉,还有煎饼,甜面糊。那时侯下午放学回来,妈妈摊好了煎饼,炒好了土豆丝,青椒丝,切好了葱丝,孜然炒肉丝,(偶尔会有)还会有一碗必不可少的油泼蒜,甜面糊凉的温温的,围坐在葡萄树下的石桌前。。。那时我最深刻的关于童年的夏天!
这个周末我得回趟家,看看我爸妈,最主要的是他们说周末要去桃园烧烤去,没我怎么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