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成长
(2009-12-16 22:53:47)
标签:
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专注力课堂教学教育 |
分类: 惑之不解 |
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成长
忻州师院附属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2008年教师版第10期“言论·广角”栏目中刊载了一篇题为《面对课改,多一点坚守的勇气》的文章,其文称“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时的纲,是教师心中的东西,没有必要展示出来”。很显然这一观点只关注了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认为教者引领学生去实现预设的目标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这样做,岂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吗?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就如同大海中失去舵手的船,不知驶向何方,也如同盲人骑瞎马,莫知方向。如果对学习目标毫无心理准备,那么学生只能跟着教者既定的目标完成一种思维的交接,显然缺乏主动求知的欲望,难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不仅是执教者教的目标,更应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具体指向。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起着定向、维持、调节、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并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认识的发展水平,甚至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优劣好坏。如果仅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而忽视学生求学目标的明确性,那么这样的教学也还是一种无目的教学。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与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目标的单一指向,使课堂具有了明显的立体性与动态效果。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成长所需的知识养料。
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提前出示给学生教学目标有如下好处:
一、教学目标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可以规范学生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目标只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设定的,只明确了教师该做什么,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之后的变化则很少被关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发展,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为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创设必要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自学。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缜密的学习思维。
出示教学目标是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目中有人、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二、教学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参与热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探究知识和问题的专注力。
可以说没有动机就没有自觉的行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目标要求,激励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和主动思维,才是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策略之一。
笔者在设计《雨霖铃》这一课的教学时,就采用与学生讨论合作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在自主预习和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合作探讨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其目标如下:
1.能掌握词中的难解字词句,并找出写景和抒情的句子。
2.反复诵读,感知词的声韵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词作中蕴含的离情别绪。
3.将写景与抒情的句子联系起来进行鉴赏,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一段鉴赏文字,进行交流。
4.在鉴赏的基础上,能自主地在无疑处设疑,并在交流合作中释疑。
5.结合背景资料总结词人伤离别的情感。
6.结合本词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仿写一段有关离别情绪的文段。
让学生参与到制定教学目标中来,目的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思维过程,要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文本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专注力。正因有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课堂中学生才表现得异常活跃,尤其对文本的鉴赏和设问目标的达成过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
三、教学目标有助于师生对文本的互助探讨,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
在学习《漫话清高》这篇文章时,首先确定学习的重点是明白“清高”的内涵特征,明白古代所说的“清高”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清高”是不一样的。难点在于对例子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师生在互助探讨中就会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对学习重点的突破,采取筛选摘要的办法,即把文章中作者提到的有关“清高”的观点提取出来,就可形成一个作者对“清高”的完整概念。对难点的突破,不仅要找出这些例子及其所证明的观点,更要看到这些事例之后的一些议论性语言。如在诸葛亮等人的例子后写到:“当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之高远非清高二字可比的。”在许由的例子后也写到:“唐尧是人人称颂的圣君,圣君是因为给天下人办了好事所以才受到称颂;然而他所选的接班人却不愿意为天下人办事,不愿办事却同样受到称赞,真不知是什么道理。”抓住这些语言,就可以真正理解作者对“清高”的态度。而且在分析这些语言的同时,也品味了文中的句子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就会大大减少,学生也能时刻把握住学习的主体内容,同样减少了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师生之间为着同一目标而互相探讨,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让学生学会了鉴赏文章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组织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影响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目标过低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厌倦,目标过高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过单一还会丢掉头尾两部分学生。好的、规范的教学目标是一把可供评价的尺子,它能够衡量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
3.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因此教学目标的好坏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的多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达成预设目标,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学习的效果。因此,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安排学习方式,考虑学习策略。同时实施目标教学,还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