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张丽钧: 另一种身份是母亲
(2009-07-20 11:16:36)
标签:
教育严母儿子唐山一中张丽钧杂谈 |
这些眩目的称谓足以令一个人光芒四射。
然而,没有人知道,与这些眩目的称谓相比,她最自豪的是,自己是一位“成功的母亲”。
如果说,那些传遍四方的美文和名满天下的桃李是自己多年用心铸造的事业,那么远在英国布里斯托攻读日本东芝实验室无线通讯博士的儿子就是另一个行走在梦想之巅的自己。
他的身上传承着她的执着和热情,带着她的期望和深情,也因此,他的每一个足迹都令她深深感怀,默默驻守。
母与子,血脉相连,回首处,爱无言。
张丽钧,盛名之下,平常母亲心。
在唐山的文化圈儿,您和诗人徐国强是典型的“文化家庭”。听说您的儿子目前正在英国攻读博士,他的成长是不是也受到了文化家庭的熏陶?
我们家是典型的“慈父严母”。他父亲对他更溺爱一些,我则是位不折不扣的严母。小时候,他的愿望经常能在他父亲那儿得到满足,但是我会更理性一些,比如他如果要求买玩具,我会斟酌一番,如果家里有类似的就坚决驳回。当然,他成长中,家庭的文化熏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父母对待事业的态度也给他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更加自觉地努力。
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儿子的情况吗?作为一位母亲,在各种聚会中和同龄人聊到孩子时是不是感觉很自豪?
儿子徐然从唐山一中保送北京邮电大学后,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无线通讯硕士,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一等硕士学位,然后又考上了设在布里斯托大学的日本东芝无线电实验室的全额奖学金无线通讯博士专业。说到自豪,其实刚开始获知他考上令人艳羡的全额奖学金的东芝实验室无线电博士时,的确特别开心。但随即就开始为他的学业操心了,应该说更多的还是惦记,自豪不过是瞬间的,以后的路还很远。
儿子小时候您有过什么特别的期待吗,并为此制定过详细的培养计划吗?
从来没有特别的计划过。这个孩子,我照顾得很粗糙。当时,我们的情况很艰苦,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孩子,我们夫妻又都要忙工作,儿子是6月10日出生的,我9月1日就上班了,儿子只好去托儿所。我记得当时我骑辆自行车,旁边挂个筐,把儿子放筐里,每天接送。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骑车时不小心晃了一下,筐翻了,孩子掉到马路上。马路上很多好心人帮我捡孩子,现在想起来很逗。那时候送完孩子还要赶班车去马家沟(当时开滦一中在马家沟)上班,又没有人帮忙,所以很狼狈,儿子也没有得到精细的照顾。
是啊,可是当时的情况就是那样,没有办法。不过,我对儿子一直没有像别的家长那么娇宠过。我这个孩子,从小做事很谨慎,我对他也很放心,就索性放养了。比如我们从来没有接送过儿子上下学,都是他自己去,自己回。我家住52小区,他要步行两条马路往返于48号小区的唐师附小,我都没担心过。他脖子上挂串钥匙,如果我们回来晚了,他就自己弄口饭吃。我觉得儿子的独立从小就开始了。现在有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不独立、心里素质差,我觉得是教育有问题。孩子能做到的,您都帮着做了,他能独立吗?我觉得要给孩子空间,您不让他锻炼、不让他实践,怎么就知道他不会?
那您和儿子和是死党了,相互之间有呢称吗?
哈哈,有啊,儿子叫我“老娘”;我虽然一惯挺严厉的,但惟独对儿子的呢称非常腻歪,我们多年称呼儿子“宝贝儿”。有次被朋友听到了,惊讶不已——“天啊,这么肉麻!”呵呵。我丈夫说,只有听我对儿子如此称呼时才觉得我是位温柔的母亲。
儿子从小独立,但刚出国时,您担心过他的生活吗?
担心是肯定的,但是我心里也有谱。一则,儿子一惯行事从容独立,我比较放心;二是,为了让他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在他出国前,我就未雨绸缪教他了一些必要的生活技巧,比如炒菜、做饭。后来儿子还总结,“妈妈,我学会了‘肉炒一切’!”“肉炒一切”其实就是各种用肉炒的菜,比如蘑菇炒肉、洋葱炒肉、蒜薹炒肉之类的,他还把蛋炒饭发扬光大,放进火腿、青豆之类的,做成扬州炒饭了。他手艺不错,据说同单元里居住的一个美国女孩常常闻着他炒菜的香味垂涎三尺,我儿子就慷慨地分给她一些吃。
儿子的学业听起来很顺利,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还是您用心斟酌的结果?
我的意见还是比较关键。孩子的成长中,有几个很关键的时期,父母必须把握好这几个时期,给孩子一些切实的指导和建议。我儿子在高中毕业时,被保送上了北京邮电大学。当时,他父亲说,儿子成绩不错,要不就参加高考,也许能考上清华北大。我坚决不同意。我认为,儿子既然爱无线电这个专业,那么专业性最强的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大学毕业之前,儿子告诉我,他想考研,因为同宿舍的同学们都报名了,我又反对,这回爷俩都急了,特别不理解。尤其是丈夫,说我不让儿子高考,还不让考研,不知道怎么想的。其实,我心里很有数,儿子学的无线通讯,这个专业国内研究水平并不高,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去国外深造。北邮的校长就曾经毕业于英国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这也是儿子的梦想。后来,我的坚持最终有了结果——成绩优秀的儿子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录取了。
初到英国求学时,儿子并不适应环境,尤其是教他的土耳其老师英语有明显的口音,儿子听不懂,急得不行,频繁给我打电话。我安慰他,用“三步学习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攻克,后来儿子适应了学习语境,慢慢地出了成绩,仅用一年就拿到了一等硕士学位,我非常欣慰。
硕士毕业后,儿子在等待考取博士的时候,内心曾经一度焦虑,他想出去找工作,但我很反对。我很了解儿子,他在这个专业上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不应该放弃继续学习。在我的鼓励和坚持中,儿子最终等到了博士通知书。我想,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都是最重要的角色,只有您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高瞻远瞩,把握好前进的路,能让孩子获益一生。
无论作为母亲还是教育工作者,您都无法回避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问题,在儿子的这个特殊时期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故事吗?
说到青春期,“早恋”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学生就有不少有这样的倾向,我的原则就是杜绝。但是,如果我们找家长谈,说您的孩子有早恋倾向时,很多家长都会不太在乎,他们会觉得孩子也不小了,不忍心拆散孩子,更有甚者居然和我们打听对方的家事,如果对方经济条件不错,还会很开心。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儿子在青春期也有过这样的问题。当时他在唐山一中读高中,我专门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来谈这个问题,开门见山,表示反对。道理讲完了,怕他接受不了,还给他专门推荐了一篇文章《不要在一朵花前停留太久》。这朵所谓的“花”指的是一切消遣的东西,包括爱情。我就想告诉他,太早接触这些东西,容易羁绊住前行的步伐,从而失去很多更美好的东西,生命的旅程是单程的,不要因此而遗憾。
现在你们是不是经常联系?他带给您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我的孩子固定每周六晚上和我通话,平时我们就短信联系。说到惊喜,应该是我作为火炬手传递火炬,他回国来看我吧。这里面还有个插曲呢,之前他一再表示不能回来,后来听我无意说提前了时间非常惊讶,说了实话——原来,他打算给我一个惊喜,回国来看我传递火炬,没想到提前了时间,但机票都订好了,为此他很无奈。不过,我内心里同样开心。平时,母亲节、教师节、生日,还会收到他的调皮短信祝福,比如我给您念一段他在教师节发来的短信: “我谨代表全英人民对远在东方神奇土地上的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骨干教师、开滦一种校长兼书记、知名散文作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伟大的妈妈张丽钧女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福!祝愿您越来越美丽,永远健康!”你看,他就这么调皮,还经常开我的玩笑!
最后,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些建议?
尽管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但是不要过度骄纵您的孩子。适度的放养、适度的锻炼可以提高孩子很多的潜能,同时让孩子多经历挫折有益心理健康。帮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把握好大的方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