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唐山文理科“状元花”
一个可爱机敏,活泼快乐;一个秀丽恬淡,严谨大气。
2009年6月26日下午,在唐山宏中摄影有限公司摄影棚闪烁的镁光灯下,两个身着可爱小礼服的女孩亲如姐妹,笑靥如花。
一份高考试卷,让两个陌生的女孩从此被推上了人生的第一个制高点,梦想从此启程。而面对“状元”的盛誉,她们又显得那么理智和淡然,“‘状元’只是在特定情况下的称号,对于我们而言,把握好前进的每一步才更加关键!”
她们是不折不扣的青春美少女,是人生梦想的践行者,更是当之无愧的“状元花”,她们就是今年高考河北省“文科状元”陈璐和我市“理科状元”吴俊妲。
我的青春,我做主
为了配合我们的采访,家住迁西的陈璐和父母特意赶到拍摄采访地宏中摄影有限公司。个头娇小,表情丰富,聪明活泼,礼貌谦逊,笑起来的陈璐露出两个小虎牙,显得更加可爱、纯真。
看起来温和乖巧的陈璐一直都非常坚韧、刻苦。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是学习尖子,中考时也是当地的“状元”,高考又以语文126分、数学143分、外语136分、文综215分,总分630分(含10分河北省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的成绩荣登全省文科榜首。
说起自己的制胜法宝,陈璐说,她在学习上也会遇到低谷,但心态和学习方法很重要。她的心态一直很平和,去找老师和同学交流,很快就会走出困境;学习必须讲效率,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人事半功倍。陈璐坦言,二模前后她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做题的准确率不高。虽然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任何压力,但是她内心的心理负担很重。宿舍同学看出了她的心事,大家一起聊天,帮她排解压力。在这样温暖的氛围下,陈璐的应试心理迅速调整到健康、平和。
6月23日,当陈璐得知自己成为河北省的“文科状元”时,第一感觉是非常惊喜:“这次文综的题比平时要难一些,估分时成绩觉得没有平时高,成为河北省的‘文科状元’有点意外!不过我最高兴的是可以选择我向往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这是最重要的!”这个喜讯也让陈璐的父母备感骄傲,陈璐笑着说:“爸爸现在是幸福的无奈,一天要接上几十个祝福电话,重复很多次相同的回答,嗓子都肿了!”
虽然同为“90后”,但是吴俊妲和陈璐的风格却完全不同。在大多数人眼里,冷静客观、恬淡稳重、做事很有主见是吴俊妲的性格特质。考了唐山“理科状元”,吴俊妲很开心,但是她坦言:“‘状元’不是最关键的,我最开心的就是终于可以实现由来已久的夙愿,上清华。”
说起自己的清华梦,吴俊妲说,她在读小学时就在作文里郑重地提到了到清华读书的愿望。从那一刻起,她倍加努力,终于考上唐山一中……一切都照着自己的目标进行。可是就在去年,平时学习优秀的吴俊妲因为发挥失常,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只取得二等奖,错失了保送清华的机会。“那个时候也很落寞,但是我的目标没变,只不过实现的途径要走得更远一点。想通了这点,我内心的难过减轻了许多,斗志重燃,积极备战。”
尽管如此,吴俊妲还是在考前因为二模成绩不好被叫到办公室。还没等老师说话,她的眼泪就下来了。老师没舍得责备这个要强的孩子,只是细细地分析原因,帮她重新调整了备考复习方案。吴俊妲的心渐渐静下来,心态也稳了很多。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当听到自己数学132分,语文122分,英语140分,理科综合286分,总成绩690分(含10分省级优秀班干部加分),并且荣获全市“理科状元”时,吴俊妲和妈妈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历经高考,我懂得了——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付出才会有收获。”吴俊妲认真地说。
此时花开
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涯,陈璐和吴俊妲有着太多的不舍。课堂上的笔砚相亲,好友的晨昏相伴,此间种种都让她们无法忘怀。说起和同学之间深厚的情谊来,两个女孩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自己的外号,也许那个潜藏在心底的温暖称呼最值得她们珍存。
娇小可爱、古灵精怪的陈璐笑着说,由于个头小,同学们给她起的外号叫“小不点”。这个“小不点”可不简单,钢琴考到9级,书法被选去展览……爱好广泛的陈璐并没有耽误学习,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县里名列前茅。陈璐不仅成绩出众,而且善解人意,是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得力助手和学习榜样。
说起自己的青春叛逆期,陈璐说:“我很感激父母在我的成长中没给过我任何压力,给了我很多空间,让我觉得很快乐。我想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习惯上的,可能我从小就养成了做一个‘乖乖女’的好习惯。由于家在迁西,学校在遵化,所以高中三年我都是住校的,也养成了生活独立的习惯。”
学习刻苦、可爱温和的吴俊妲非常受同学们欢迎,大家送她一个昵称:旦旦。起初她很不情愿,“总觉得像‘蛋蛋’,一下子把我给叫圆了。高考结束以后的这些日子,同学联络时偶尔被叫起,我又觉得分外温暖,那忙碌、充实的高中生活仿佛跃然眼前。”吴俊妲说,在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她最享受的就是和好朋友在晚自习前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去操场散步,聊人生、聊未来,也聊小秘密。“这时的我们纯真浪漫,交下的是一辈子的朋友。”说起和同学的分别,两个女孩感触颇深。
当聊起对爱情的看法时,两个女孩子有点羞涩。陈璐调皮地说:“美好的爱情当然人人都会向往了,我也不例外!但是这必须要在做好功课、心理成熟的前提下。”吴俊妲则有些拘谨:“对这方面我不太开窍,虽然也曾经有过男孩小心翼翼地表白过,但我备战高考从未分心。高考后,妈妈还做了硬性规定‘不到大三,不准恋爱!’”说到这儿,吴俊妲忍不住笑了,“进了清华,那里都是全国各地的‘状元’,我得更专注于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不过,吴俊妲小声地告诉记者,她比较欣赏那种高高瘦瘦、帅气又有才华的男孩。
说起即将开始的暑假生活,陈璐说,采访结束后,她和父母要接受北大的邀请去北京大学参观;吴俊妲则热衷于在家里学习做饭、做菜,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临走前能给父母做顿可口的饭菜,不是很有意义吗?我其实好舍不得他们!”
“小不点”和“旦旦”的相遇相知
“吴俊妲笑起来……陈璐这边靠一点!”宏中的摄影棚里,摄影师热情地招呼着。
“哎呦!”两个女孩在做一组亲密动作时不小心撞到了对方的鼻子,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并互相给对方揉一揉。她们的快乐也感染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笑了起来。
两个女孩见面之前早已互有耳闻。和陈璐见面之前,吴俊妲一边化妆一边猜测“‘文科状元’都很厉害,表达能力一定很强!”当看到从迁西急急赶来的陈璐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吴俊妲立即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微笑,两个“状元”不约而同伸出了手。因为我们这场特殊的采访,两个聪颖、可爱的女孩相遇了。得知陈璐是迁西人,吴俊妲感觉特别亲切:“我10岁前一直跟随父母在迁西生活和学习,后来父母调动工作来到了市里,但是我对迁西很有感情!”老乡相见,自然熟络起来。在拍摄间隙,两个女孩的话题不断,从学习说到人生,从分数说到未来。临走的时候,两人手拉手依依不舍,互相留下了电话号码。陈璐的妈妈笑着安慰她们:“陈璐上北大,俊妲上清华,你们只隔一条马路,以后还会常见面的!”
所谓“状元”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顶着“状元”这顶载满盛誉的帽子,这两个女孩瞬间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
同时,网上也曝出新闻——江苏省取消“高考状元”排名,前100名不显示位次。
且不比较同一新闻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现象,倒是“状元”这个称谓再次摆到了大众的眼前——高分就是“状元”?“状元”的意义在哪里?
为此,我们约了这两个女孩,以女孩子最轻松、热衷的拍摄写真的方式,来了解高分背后的故事,探寻“状元”的现实意义。
除了耀眼的高分,让我们欣喜的是,身为独生女的她们没有娇骄二气,谦和礼貌、健康快乐,举手投足彰显着良好的教养,言里话外透露出深厚的学识积淀。她们并不讳言曾经考场失意时的落寞,积极面对正在经历的成长痛苦和青春烦恼,但乐观的心态、坚韧的意志和超强的适应能力让她们潇洒从容地通过了人生最初的考验。她们的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上独立自主、对自己未来的选择上理智成熟,对于瞬间袭来的巨大荣誉,她们更为欣喜和在乎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由来已久的梦想。
让人感触颇深的是,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她们和父母、老师的关系非常好,彼此知心,懂得感恩。
这才是真正的“状元”,青少年的典范。
由此看来,“状元”的涵义更加丰富、深刻。
突然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们这样一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应该也需要有这样的“状元”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