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我国四大宫殿式古建筑群之一:岱庙
岱庙,俗称“东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恰逢三八,又有空闲,陪同夫人,去往泰安;
先参岱庙,再登泰山,为省力气,乘车慢转。
先到“遥参亭”,这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
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双龙池,位于遥参亭坊南,清光绪六年(1880)为引王母池水而建,因池内东南、西北各有一石雕龙头而得名,北面正中栏板内侧凹刻行书“龙跃天池”
四字。池周围有《双龙池》碑和《万古流芳》碑,均为清光绪七年(1881)引水竣工的记事碑。池西有古槐一株,池南为通天街。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岱庙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960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岱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
文化的特点。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同宫殿建筑一致,建筑体制略有简化。
进入泰山第一行宫,迎门屏风墙有“有求必应”——见福!
欲登泰山,先拜岱庙,历代君王,莫尊此道;
六九初来,无缘参拜,后虽拜谒,已过而立。
道边闪出一通“中日友好亲善之碑”,联想日本的当前作为,让人心中不由五味陈杂。
呵呵,这里刻有“李太白游泰山六首”呀!看来人文景观,古而有之。
眼前一亮!又见到精美、华丽的岱庙坊了!遥参亭与岱庙之间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低错落,通体浮雕,造型雄伟,精工细琢,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
坊的内柱阴阳面均有刻联。南面是当年的创建者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书:“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北面是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题联并书:“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双联精辟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配天门,取孔子语
“德配天地”而名。帝王来岱庙祭祀时,于此门前降舆,入门内黄帷少憩,并净手而入仁安门。建筑为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旧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两侧配殿,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殿。
配天门里正展出着,东莞可园博物馆的绘画作品展。好事,看来各地的文化交流挺热呀!
万代瞻仰——园内各种规格、样式的石碑林立。逐一看过,心中欣然。
东御座位于泰安市岱庙东华门内,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住憩之所。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拓建,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所,是岱庙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清代院落。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庭园安静,空气新鲜。三三俩俩的老年人,悠闲悠哉。心中暗赞,常此散步,真乃幸福呀!
仁安门泰山岱庙的第三道门叫仁安门,其名取意于《论语·里仁篇》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个人的道德修养、孝敬父母、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些儒家的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影响较大。
仁安门始建于元至元三年(1266),后屡有重修。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九脊歇山式,门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
徜徉、观赏庭院里的各时代、各主题的石碑、经幢,如同在历史长河里游览,极富文化,极具视觉冲击力!
东岳之庙,始建初汉,唐代辉煌,宋代封禅。
平米十万,数百古建,祭拜泰山,封禅大典。
那虬龙般的古柏树,虽是无声的呐喊。但象征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啊!来到了岱庙的主体建筑
——天贶殿前。上次是85年我们全省监狱系统的党政干部专修科全体学员在此合影留念。一晃34年过去了,那情景,那笑靥,好像还在眼前!我的老同窗们,你们好吗?
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天贶殿,为东岳大帝的神宫。庙内存有秦朝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
岱庙出名,莫在君临,参拜祭祀,保佑平安;
文物荟萃,刻石纪年,祭天祀地,山川社稷;
遥拜祝愿,遂成典范,瞻仰名句,心怀敬勉。
天贶殿内供奉着东岳泰山之神位,由于殿内不允许拍照,只得在殿门口拍照。
我们穿上塑料鞋套,走进山东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大殿。“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殿主祀东岳大帝。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
高大的“东岳泰山之神”彩色坐像,高4.4米,1984年重塑。身着衮袍,手持圭板,肃穆端庄,造形生动,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明太祖登基后改称“东岳泰山之神”。殿堂内摆放着明、清时代的部分祭器。殿内东北西三面是长达62米,高3.3米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传为宋代所绘。画面描绘泰山神出巡时的浩荡宏伟场面。
大殿东、西两侧的碑亭里,各有一保护罩起的乾隆御笔石碑。记录着乾隆帝对泰山神的供奉,以及统治帝国的雄心壮志。
天贶殿东侧也是成排的石刻。岱庙真不愧为是我国著名的碑林之一。
天贶殿庭院里的古树参天,粗壮如铁,观赏拍照,十分令人感动和振奋!
望着天贶殿后的中寝殿,心中赞曰:
城堞高筑, 殿宇巍峨;周辟八门,四角有楼。
前殿后寝,廊庑环绕;天贶大殿,重檐庑頂。
三大宫殿,占居一席;宋代壁画,殿内珍现。
皇宫样式的岱庙,亦前殿后寝。清高宗《祀岱庙》诗中咏云:“寝殿端居帝偕后。”足证奏折中“圣母”,乃是专指东岳淑明后。
殿内漫步欣赏,你会被那花窗棂扉、天花藻井、富丽堂皇的气氛所感染、所叹服。
拜谒至此,心中赞叹:
前有大殿,后有中寝;左有铁塔,右有铜亭。
碑碣林立,古木参天;三百通碑,洋洋大观。
乾隆御笔,天贶流芳;东岳岱庙,美名传扬。
欣赏完高大的宫殿,我们来到了岱庙北面的盆景花园——紫园。
遥望泰山,历历在望。神密、雄伟,壮观,令人心驰神往。
红门,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壹天阁,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玉皇顶,探海石,遥望在即。关山如飞,风景如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