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色甘南游”(十一):中华瑰宝:烁烁光华的炳灵寺石窟艺术

(2018-08-28 21:13:49)
标签:

九色甘南

旅游

炳灵寺

石窟艺术

图片

分类: 旅游随笔

“九色甘南游”(十一):

中华瑰宝:烁烁光华的炳灵寺石窟艺术

“六道显现种种境,只缘种下不同因;清净善念由心撒,福慧资粮吾心印。人天果报只属你,生生世世倡佛音;佛子道场四众聚,慈悲喜舍同声颂。祈愿众生得安乐,三宝加持悲心涌;幸福安康向未来,和善中华享大同”。听着佛门之人唱的《佛子之歌》,我们来到了甘肃的著名景点炳灵寺。

著名的炳灵寺石窟,是甘肃三大石窟之一。它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州永靖县西南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公元3世纪西晋始开凿,420年西秦建弘元年正式建立。唐称龙兴寺,宋称灵岩寺,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

1961年炳灵寺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原定的路线里,并没有炳灵寺石窟等景点,因团队部分老同志在高海拔时有反映,经与刘导协商后调整了路线。听说有炳灵寺石窟及黄河石林,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喜欢游览古物名胜呀!

萱草鲜花怒放,黄河岸柳成行。午饭过后,我们从刘家峡号游船上岸,向炳灵寺景区进发。

路右边是滚滚黄河,河道转弯处锗黄色的群峰险峻耸立,气象万千!炳灵寺南北长2公里的陡峭峻险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

不时有游艇穿梭而过,激起浪花一片,景色很美,非常精典!

见此美景,战友们都纷纷以险峻嵯峨的山峰为背景,拍照留念。

景美心悦,一向只喜欢拍照景色的我,这次也跟大伙一样,拍个照留做紀念吧!

道路左边就是甘肃省著名的积石山了。积石山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10平方公里。我们看到,一块长条巨石上刻:炳灵寺石窟。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址景点。

我们就在这——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址景点前合影留念。

突兀山峰下的景区门口前,高兴的战友们,再次合影纪念这个时刻。

炳灵山美不美?美!我们开心不开心?开心!——耶,好嘛,一群老头老太太们聊发少年狂了。

来到景区山门前,细观那”炳灵山”那三个景区题词大字,是赵朴初老先生的墨宝呢!

进门后迎面是舒同的景区题词。精美的门票因旅游公司要收回上账,没好办法,只有拍照留念吧。

沿山谷一侧道路继续向景区里走,对面奇异山峰层出不穷,令人叫绝。

“这山叫什么?“,”我看是一家亲!那两边是父母亲,中间是孩子吧?”有战友评论道。是呀,的确挺像。

道路一侧闪现一“老君洞”,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上去观看。

瞧,这山峰叫什么?下端斜插入河中,多么像军舰尖尖的舰首呀!

那山峰的顶部高高的耸立着一堆人状的石头。导游说道:这山峰叫五僧迎舟。

导游讲解到,从那面看像一家亲,这面看就是五僧迎舟了。哈哈,再细看,果然很像呀!

看着喜爱,再拉近拍一张:五个小僧侣眉目那么清晰,亲亲热热跻靠在一起,像是在河边迎接舟船的到来呀!

这山峰咋看无奇,细看则是 ——龟兔赛跑,真是奇异山峰哎!

现在是黄河枯水期,这支流大寺沟里长满了柳树~青草,为干旱的峡谷带来许多生气。

景区在山峰之间架起了桥梁通道,方便了游客前往石窟游览。

这座山峰叫“一帆风顺”,那高耸的桅杆,鼓满风的船帆,多像远航的帆船在乘风破浪。

以“一帆风顺”为背景,为战友们拍照留念。

那山岩主要由花岗岩等构成,地壳的变动及自然的风化,使得山峰鬼斧神工一般,既险峻又多孔。

到达石窟区了,景区共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层石窟。我们主要游览下寺。

这是第一号石窟佛像,该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啊,石窟中的彩色石塔,后面的彩色壁画。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看到了,那石窟中的佛像。一般都是高浮雕,也有些是全雕塑。由于近在咫尺,人物神态、服饰变化、周围物景衬托,都清晰可辨。

石像中,有佛有弟子有菩萨,有打禅坐的,也有站立的。表情动作各不相同,非常丰富,就连那色彩也是很鲜艳的呀!

这几幅石窟中,有天神打鬼,彩绘的多手菩萨,行进间的僧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我去过不少石窟洞穴摩崖,见过许多佛像雕塑:大如敦煌的莫高窟造型、贵如新疆千佛洞的塑造、瑰如云南石宝山石窟、名如济南兴国禅寺摩崖雕刻等。但如此近距离,如此高清晰,如此众多佛像,还是令我非常的惊讶,满心的欢喜!

看这个石窟,虽洞穴不算大,但窟内塑像生动,浮雕、壁画色彩艳丽。观之,会产生无限的想象。

佛世界——这个石窟里全是彩色的壁画呀!

看这孔石窟里,中间佛似在讲法,两侧站立者肃穆,再外似两弟子抚琴,窟门口两站立者挽衣待伺。场面生动,也很生活。

我去过敦煌石窟,洞窟高大,佛像神彩,说它著名不假。但每天只开放那么几个窟,黑漆漆大窟内又没有灯,仅凭讲解员的激光笔指示瞬间一观,窟内又不让拍照,虽身在现场,但感觉如隔靴搔痒,朦朦胧胧,感觉一点也不过瘾。

再看这窟,虽然窟和佛像不大,但神态清晰,壁画禅定千佛,椰树、飞天色彩艳丽。

逐一看过,我感觉 这些石窟自晋往后,隋、唐、宋、明、清各代佛像看的仔细,又可拍照,非常过瘾。因此,单凭这一点,我说游览炳灵寺石窟真好,实惠!

这两孔石窟表现的似是耍蛇的艺人在表演。这也客观的反映了社会化、市俗化的时代生活气息。

这几孔石窟是隔窗观看的,看来已采取了防护措施。

你看那瞧那神态 ———喜怒哀乐,全在脸上表现。看来佛世界也有感情呀!

呵呵,这个佛龛上方有唐刑部待郎题写的碑文,记叙了当时的唐蕃战争及炳灵寺的佛教盛况,反映了当时的重要史料。

你看,他俩打坐、论禅,争辨,看他们的表情多么丰富!

这一片摩崖石刻佛不少呀!真是佛的大世界,开眼,壮观!

一孔孔的石窟逐一看过,自晋往后,隋、唐、宋、明、清各代佛像神态自然,又可拍照,非常过瘾。因此,单凭这一点,我说游览炳灵寺石窟收获大,真实惠!

这个石窟里祥云缠绕,塔尖高耸。浮雕画————三座单层石塔。我感到与我们济南北魏时期的四们塔很相似呀!

这里有碑文,严格说不是碑,是刻在石壁上的。但文字清晰、饱满,可清晰的看出似是整修佛龛后的记录。

抬头望去,建在崖壁之上,建连接上寺和洞沟的层层栈道。很是惊险、壮观呀!

奥,这就是炳灵寺里最著名的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仅楼梯栈道就有七曾层之多。为已知我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了。

顺着栈道伸展的方向望去,高高的崖壁上,赫然一座巨大的佛像闪入眼帘。没想到这绝壁悬崖之上,竟有这样的大石窟,竟有这么大的石胎泥塑弥勒佛大坐像。

这尊唐代修建的大坐像,依山雕凿,身披袈裟,面型丰圆,慈眉善目。真是好巨大,好雄伟,好让人喜欢呀!

满心喜欢,连忙登上爬下,在大佛左右换着角度,对大佛进行拍照。

这座弥勒佛大坐像,依山雕凿,高达27米,坐像雄浑庄严,肃穆华贵,遥望远方。可细心观察,发现大佛的左手空缺,不知何故?据称窟中还有西秦的《文殊菩萨问疾图》,是我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

后经导游介绍,才知这弥勒大佛在 清朝同治年间发生战乱,炳灵寺遭受战乱火烧,收损严重。后来修复时,因找不到原大佛左手的数据图纸,才暂时空缺到现在。

就这样,169号自然窟弥勒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了炳灵寺的主体崖壁。

我们从大坐佛前的桥梁,拐到大寺沟的对面,又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大佛。

我们要去沟对面的睡佛殿,里面还有8.6米长的泥塑炳灵寺卧佛呢!

绿树环抱中的锗墙黑瓦平房的卧佛殿的外景

睡佛殿的内院。我们去时,一些游客正在隔门观看睡佛呢!

原16号石窟长8.6米的泥塑睡佛原貌(上图),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下图),据称这是我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呀!

弯曲的石窟栈道,指引我们不断寻得新的景观。

炳灵寺山谷里的“一线天”景点

隔空洞可以窥视到对面前山的栈道

看到这一切,使人想起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中所说,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炳灵寺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呀!

我们从大寺沟另一面,又拐回到炳灵寺的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青水秀,峰险石奇,真是个好地方。 再见了,燁燁光华的炳灵寺石窟艺术!再见了,著名的文化遗产炳灵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