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甘南游”(九):拜谒藏传佛教的“世界学府“——“拉卜愣寺”

标签:
九色甘南旅游世界学府拉卜愣寺图片 |
分类: 旅游随笔 |
“九色甘南游”(九):
拜谒藏传佛教的“世界学府“——“拉卜愣寺”
“哦故乡甘南,哦我心灵回归的方向,哦故乡甘南,哦我心灵回归的方向。”这首深沉歌唱甘南的民歌,让我们身在宾馆,心早已飞向我们要去的神密而又博大精深的拉卜愣寺,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藏传佛教的“世界学府”呀!
这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富有民族热色彩的拉卜愣寺景区售票大厅。
在景区售票大厅的外墙基石上,我见到了藏传佛教八宝吉祥中的宝伞。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浓郁的壁画形式出现。
趁办理景区拜谒购票之机,战友们先在售票厅里观看拉卜愣寺的宏观录像。
“棕墙金顶,梵音缭绕”风光片开始了拉卜愣寺的介绍...。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大夏河一路汇集各支流河水...”
“养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万物精灵。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
“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
“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
“拉卜楞寺的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
“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
“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
“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里,您可能体验到最挚真的感觉。”
”体验纯朴的民风民情,这是藏传佛教活动中的吉祥物。”
”美轮美奂的宗教艺术,这是带有强烈色彩特色的藏传佛教唐卡画。”
”还有,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藏传佛教仪式都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尚未见佛,进行拜谒。我们先上了一堂深刻的拉卜愣寺的概括教育。
进入景区了,迎面赫然是长长一排, 看不到头的转经筒围墙。
据称由转经筒组成的外墙有3.5公里长,共2000余个,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转遍每个转经筒至少需一个多小时。
既然祈祷吉祥如意,入乡随俗,我们也去转经吧!
精美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使得每一个转经筒都那么喜庆、吉祥。
经筒一定要顺时针转在呀,转经廊也要顺时针走。
磕长头的藏民,是藏传佛教的一个突出的特色。
跟着导游,行走在拉卜愣寺镇的道路上,镇子挺大的,我们得走过几条街才能到达寺院。
到了,一片高耸的青山之下,一片锗墙金顶(绿瓦)的一片宏大寺院呈现在眼前。
那崇楼广宇,鳞次栉比的一大片寺院,或金顶,或绿瓦,寺塔顶部竖立着各种向征吉祥如意的法器,果然金碧辉煌,不同凡响!
站在这个世界著名的拉卜愣寺——寺庙门前。凝望着黑色藏式影壁墙上贴着金色的汉、藏文“拉卜愣寺”名。明白了自1709年创建寺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
拉卜楞寺的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
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经历了历代寺主嘉木样活佛和广大僧俗教民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108属寺和八大教区的综合性大型寺院,形成了包括建筑、学院、法会、佛教艺术、藏经等独特的“世界藏学府”。图为显宗的闻思学院。
梵音飘绕,松香氤氲。庄严的拉卜愣寺笼罩在一派神密之中。望着房檐之上的胜利幡、转轮、羊图腾等吉祥物图案,感到无比神圣、吉祥!
紧跟导游,去听寺内喇嘛讲解。我们来到了拉卜愣寺的第一处寺院——藏医学院。
医学院是拉卜愣寺的六部之一。1782年久美旺波活佛仿照拉萨药王山寺医学利众院的模式,在拉卜楞寺创建医学院。这是拉卜楞寺第二大学院,也是该寺藏医学研习、传播、实践的重要基地。
等待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期待着瞻仰里面的宝贵文物,尽管里面不能拍照。
等待开门之际,我发现门口墙壁上的唐卡壁画飞非常精美,不禁挤过去欣赏、拍照。
啊,吉象怪兽,藏传佛教里蕴藏着多少传说故事呀!
四大天王之一,这个比较熟悉呀!
走进金碧辉煌的医学院大殿,随着喇嘛的讲解,观看着各种佛像、文物,十分开眼呀!1782年久美旺波活佛他主持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将从药王山带回的《四部医典》作为基本知识传授给医学院的僧侣。在此后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拉卜楞寺医学院延续和承载着藏医药发展和治病救人的使命(殿内不准拍照,转自网络图片)。
尽管殿内不许拍照,但心有不甘。出殿时回身一拍,来个室内景物一瞥。聊补遗憾吧!
这是我们拜谒的第二出寺院——文殊菩萨殿门口处的壁画,怎么样?非常精美漂亮吧!
赫,壁画中的神话故事,娜吒喷火灭妖图。
文殊菩萨殿供奉的的主尊无不高大宏伟、庄重精美,堪称上乘佳作。小型造像均制作精巧,大部分都是色泽光丽,装饰华美,名种题材壁画几乎布满各经堂、佛殿四壁,具人极强的宗教审美效果。
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之神。由于传规不同,功能不同,所以文殊菩萨的种类很多,有白文殊、红黄文殊、黑文殊等,拉卜楞寺文殊殿主供红黄文殊菩萨像。
文殊菩萨殿主供的佛像高7.3米的红黄文殊菩萨像,是拉卜楞寺造型最优美的佛像之一,红黄肤色,一面二臂,右手高举智慧宝刀,左手弯曲执菊花,花顶托经函,身佩玉饰,材质为铜制鎏金(殿内不能拍照,此图转自网络)。
文殊菩萨殿的侧面图,典型的藏式建筑的特色。
见前面是寺院的博物馆,好的,就先与战友们前往博物馆观看吧!
途经酥油花殿,据称每年都有藏族精美的酥油花作产品问世。
我们拜谒的第三座寺院,是拉卜愣寺文物陈列馆。
抓紧在门口拍照,里面的佛像、物品清晰可见。
再转帖网上的图片,聊补遗憾了。
哈哈!这时发现连院内铺石也有图案呀!亦有艺术美感。
这个馆开的晚些,我是第一批进入游客。
这里也是不让拍照,在门开的瞬间拍照里面的情景。
这个陈列馆展示了建寺以来寺里珍藏文物,清代象牙、乾隆赐予的钻石马鞍等,诉说着藏族文化和佛教交流史(图片选自网络)。
精美的酥油花造型,真是大开眼界!
我们来到了这座没有开放的宏伟宫殿式建筑,此名大经堂又称闻思学院,是拉卜愣寺里最主要的寺院。遵从格鲁派先显后密、显密兼备的学修原则,拉卜楞寺在1711年建了修习显宗的闻思学院以及其他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建设,提高可学修综合实力。
这绿瓦覆顶的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据说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
闻思学院是拉卜愣寺是最主要的寺院,今天不开放很可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怎么办呢?忽然发现学院西面有侧门,从侧门进入试试?
果然,闻思学院侧门开着,迅速进入。我们的摄影师老辛也快速进入,哈哈,心有灵犀一点通呀!
啊,宽敞空荡的闻思学院中厅院落,只有装饰的旗幡在风中“呼呼”招展。
见到闻思学院前殿那汉族宫殿式的后影了!一座硕大的香炉在院落一侧冒着袅袅清烟。我们的设摄影师辛主任挂着单反,在我前面采着风。我跟着他游览着,拍照着。
转身欣赏那正殿悬挂“慧觉寺”匾额,据称为清乾隆帝敕赐。据资料介绍正殿11开间,宽约百米,深有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
虽然正殿“慧觉寺”没有开门(拉卜愣寺的各殿每天只开几座寺院),但门口处几个层次的装饰图案,人物、图案、色彩都非常华丽。据称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时间关系我没去找,不知老辛见到否?
“慧觉寺”门前由箭杆幡、招魂幡组成的壁画确非常精美。在藏地,每户家庭,都收藏着招财幡、勾招箭。每位修行人都有招财幡,哪怕在山洞里闭关,他也要带着招财幡帮助修行。招财幡的作用是勾招东南西北四方的财富给自己用。长寿箭的作用主要延长寿命。
这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我们内地也很熟悉: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自然这四大天王像已经藏化了。
为培养佛学理论人才的闻思学院,僧额占到全寺的60%多,是六大学院中规模最大、高僧云集的核心学院。以习究三藏、三学、四大教义为主。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达到通晓五大论,一般最少须15年才能完成。让四大天王保护他们吧!
四大天王旁边的这抽象化的巨大虎身镜图案,却不常见到。
这由奔涌海水,祥云缠绕一起烘托起的五级塔状图案,一定蕴藏着一个神奇故事。只不过我们暂时不晓得罢了。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宝塔建成于1993年7月,共有五层,高达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刹、塔瓶和塔座组成。原塔在“文革”中被毁。塔基上重新建造的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其造型庄重、别致,设计新颖,工艺精巧,在世界塔类建筑史上,可谓匠心独具,别具一格。
啊!宏伟博大的拉卜愣寺,今日拜谒,开了眼,满足了愿望,收获了甘南游丰硕的一笔!
格萨尔赛马的疆场,锅庄舞长袖在飞扬。藏王故里洮砚水乡,大美羚城游人的天堂。扎尕石顶祥云缭绕,冶海神湖碧波荡漾。拉卜愣寺名扬四方,藏乡江南美酒飘香。哦故乡甘南,哦我心灵回归的方向。哦故乡甘南,哦我心灵回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