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2009-10-01 09:20:50)
标签:

众泉

亭阁

烟雨蒙蒙

历史记载

青竹

大明湖

旅游

分类: 泉城风物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济南大明湖景区扩容工程完工巡礼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路边标牌有介绍“竹港清风”的情况:位于原大明湖的东门附近,占地约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依据历史记载现已复建的小淇园等,里面修竹成林,曲径蜿蜒,景观内向幽静。好!就去竹港清风看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拐过一片翠竹进入了小淇园,可以看见一亭濒岸,翼然若飞,这就是著名的“一竿亭”。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亭额处是刘炳森题词的“一杆亭”,门口两侧楹联是“杏花含露团香雪竹影侵云拂暮烟”,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

    亭内是由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启功老先生题词的““竹港清风”。他的书法结体精严,笔画清朗刚健,布势轻重有别,主宾相济,风神俊秀且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步入亭内细看,亭里全是仿竹材料制成,大大小小的竹杆晶莹碧绿,视觉新颖,很是悦目。

    环亭茂林修竹,耸秀堆翠,竹篁碧绿沁人,林中石砌曲径蜿蜒。若夏日炎炎,烈日当空之时漫步其间该是多么清凉啊。此时幽篁蔽日,绿荫婆娑,凉风吹拂,真正是“万竹深处坐,六月午时凉”,让人好不惬意自在。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不远处就是北宋曾巩齐州太守时疏浚大明湖留下的著名“曾堤”了。将大明湖新旧景区分开的“曾堤”,无疑将为大明湖增加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南丰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世称南丰先生)在任齐州知州时,为方便游览,在大明湖东南岸修建了一条堤路,当时称之为百花堤,是自大明湖南岸通往北渚亭的必经之路。为纪念南丰先生,传承那段历史,在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将南丰桥与南丰祠之间的一段路命名为曾堤。堤上杨柳垂缕,百花飘香,堤两侧湖水萦岸,微波层涟,成为扩建区域八景之一——— 曾堤萦水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在曾堤南头,站在百花桥上西望,湖水迂回曲折,迤逦伸展,芙蓉桥、秋柳桥、水西桥等七座石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这就是“七桥风月”景区。

    让我们徜徉曾堤吧,任何文字都难以描述她的秀丽。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图为北池桥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似乎被克隆到了新的大明湖南岸,真是一步一景,一步一重天,使北岸的大气和南岸的精致形成呼应,难怪有人惊呼:“来到大明湖,不再想江南!”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画舫不时划过湖面,惊起鹭鸟一片。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波光鳞鳞,垂柳摇摆,人犹如在画中游。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一些老年人在长廊里休憩,笑语不断。吸引了我的注意。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游客三五成群,兴高采烈,逛明湖,览美景,悠哉悠哉。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这就是大明湖新景区——秋柳诗社。秋柳诗社以纪念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为主题,包含秋柳园、秋柳诗社等,塑造了“青石板作纸,杨柳枝为毫,明湖水泼墨,秋柳诗成行”的秋柳风情。“秋柳园”和“明钟唱晚”也获得了季羡林先生的题词。秋柳诗社连廊与阁楼、庭院整体骨架均已搭建完成。秋柳诗社天心水面亭是秋柳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全部建筑面积为705平方米。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图为秋柳园中的天心水面亭深受游客欢迎,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天心水面亭里面景致也颇为华丽,在此观湖真可谓是“湖山佳境”。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天心水面亭里遥观历下亭,青瓦红柱垂柳,风景这边独好。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后补: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刚发完还未多加注解,阅兵盛典就开始了,只得先看阅兵转播。据有关资料介绍,正谊桥——位于正谊中学原址,为追忆正谊中学大明湖景区特意多方寻找,找到并拓下当年大书法家于右任正谊中学题写的匾额“正谊”二字,又找到于右任字帖“桥”字,才组成“正谊桥”。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大明湖南门这次也免费开放了,大批游客从此进入景区。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这次扩建修复了乾隆帝曾在此登船的历史景观——司家码头。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众泉汇流鹊华烟雨濛濛如画(下)

       大明湖新景区的扩建和开放,不在于建了多少美景,而在于还湖于民的理念让人们都能随时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它的背后是一座城市人文理念的提升,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

   做为济南人,我们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