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惊奇一线》主题课程叙事一

(2016-12-01 21:06:30)
标签:

课程

育儿

分类: 2016大二班

大班《惊奇一线》主题课程叙事一

暑假里备课的感觉特别顺畅,现在想来,是因为我退行到了三年前,因为三年前的“良好感觉”还停留在心里,所以这次的备课基本和那个没有很大的改动。现在,再和孩子们又一起生活了两个月,在经历了《消防车》的课程,经历了团体对课程的一次次讨论,经历了《消防车》课程的梳理,经历了和曹的畅聊之后,再看暑假里的备课,又有了新的感触。在暑假的备课中只有一节节活动,更多的是老师的主观预设,却没有和老师、和孩子的心的联系。我的心里到底有什么要流淌给孩子?要想清楚难难难!理性上知道课程里要让孩子们有情感上的体验,才会融入他的心,才会对他产生真正的影响,可行为上却容易技术化。

看着安静做事的孩子们,姜睿涵和许书媛在看书,过了好久再看,姜睿涵还在那里,哦,上次他拎来的一袋子书,似乎真的对他有所促进呢!

刘雅文新带了彩泥,彩泥这种可以任意塑性的物可以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静心凝神,喜欢玩彩泥的那三个人一直很专注,做的瓢虫很精致。

上周和孩子们说了要用毛线做手工,今天许多孩子带来了毛线,这是不是也从外在上增加了一份主题的氛围呢?

冒铭章突发了用雪花片搭东方明珠的主意,好让我吃惊!是不是最近有这方面的经验或是在家中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好的东西总能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夏冯源很快成了他的助手。底座怎么搭成了一个难题,岔开的三只脚难以支撑高高的塔身,他们又尝试用大长方形,可毕竟是雪花片,连接的地方力量又不够,在反复试验的过程中,耐心、力感、合作。。。。收获很大!

陈誉铜的吸管又引得一阵风筝潮,陈可凡、孙彦之、苏涵。。。

周一的早晨总是很关键的,调整好孩子的座位,开始回顾孩子们的表现,认真研究消防车的章范旸,数学课上给我们解答难题的王禹逸、林子屹,感受力越来越强的薛嘉懿、冯朱垿、上个星期数学课上有所思考的冒张雯、刘灵菲、常常认真练习数字的明涵宁、明涵远、钱吴瑞等等。当然也要提醒那个把椅子总往后翘的男生,提醒上个星期脚还不会放好的那个男生,希望这个星期有新的样子。

言归正传,拿出今天要共读的故事《阿利的红斗篷》:今天,我要为你们介绍的是一位牧羊人,他经常带着他的羊去草地上(吃草),他的名字叫阿利,他有一间。。。。

他还喜欢穿一件红色的衣服,他的这件衣服跟你们的可不一样,他的是一件斗篷,你知道什么是斗篷吗?(有人说是帐篷),王威呈:我猜斗篷是披风,看上去和披风差不多。他一下子就解释明白了。

可是他的邻居看到他常会说:可怜的阿利,他实在需要一件新斗篷。怎么这样说呢?我表现出疑惑。

苏涵:因为他的斗篷太旧了。

他怎么才能有一件新斗篷呢?

潘璟彦:买一件呗。这是孩子们生活经验的自然表现。

蔡周涵:你做一个就行了。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说到了做的话题,我还想着习惯了买衣服穿的孩子在听到阿利想自己做时会不会产生一个冲突呢。

刘睿:你用毛线织一个就行了。

陈誉铜:杀一只羊,用羊毛做一个。听上去好残忍,我皱起了眉头,马上被王威呈捕捉到:可以不需要杀羊,可以从羊身上剪毛。

薛嘉懿的反应是:那羊不会嫌冷吗?

先忽略他的问题,提出我的疑惑:

可是你剪的不是羊毛吗?那一根根的羊毛怎么会变成斗篷呢?

王威呈:可以把羊毛缝起来。

一根一根的怎么缝呢?

王宇逸:就是可以用针缝。

李致远:用刀削羊毛。他还在刚才的问题中,不能持续倾听的孩子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石焱:羊毛弄身上很痒的,脏兮兮的。他也被刚才的回答带走了。

张徐逸:洗干净呀。石焱:可是洗的时候会被冲走的。张徐逸:那用浴缸洗呗。潘璟彦:那先放水。

章范旸:你把羊先洗干净,羊毛就干净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看来孩子们也没其它的猜想了,那就看看阿利怎么办的。

“哇,薛嘉懿,他真的把你的意见考虑进去了。”这样的语言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不过还在等陈真的眼睛看到这里呢,当所有孩子都注意力集聚起来了,我翻开了书,开始了故事。

冬天羊会嫌冷,所以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了的时候,阿利就把羊身上的毛剪下来了,可是怎么不像我们刚才想的那样一根一根的呀?

许书媛:像棉花一样。

怎么像棉花一样一卷一卷的呢?

冒铭章:他可能是把羊皮直接剪下来的。

看来孩子们还不太懂。告诉他们:他养的是绵羊,绵羊的毛剪下来就是一卷一卷的。

那么接下来呢?(洗干净)孩子们一看就懂。

可是羊毛还团在一起呢,要把它刷直呢。

纺纱的图可不像刚才那样一看就懂了。

冒张雯:在织毛线。虽然说的不到位,但是肯定她的认真观察和思考。

可是阿利要告诉你们的是这会儿他还不是毛线,而只是一种纱。

纱和毛线有什么区别呢?孩子们当然不知道,那我们以后慢慢找答案。

毛纺成了纱,可是阿利想要一件(新斗篷),而且是一件(红斗篷),怎么办呢?

刘雅文:涂上颜色。她是从自己的经验考虑的,不过仔细看书,就会知道阿利用的是其它办法。

冯朱垿:先用一种红果子,再把里面挤出红色的水。经过了观察的回答。我进一步给孩子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等纱干了,就把纱纺成了线。秋天的夜晚,阿利把线织成了布。

接着他把布剪好了,缝起来,变成了一件红斗篷。

外边下起了大雪,现在阿利带着羊出去散步的时候,就可以穿着他的新斗篷了。

首先进行一个梳理:阿利是怎么做他的红斗篷的?

苏涵:他摘了一些红果子,然后煮的,后来放在织布的机器里,就变成布了。

刘灵菲:阿利先量量看自己的身体,长的话就把布剪掉了。她想出了书上没有提到的做衣服的过程。

章范旸:他先把羊毛剪下来,然后用红果子,放进锅里熬成了汁,把羊毛放进锅里,然后用织布机织成了布。

孙艺:他织好了就带着他的绵羊出去散步了。

姚皓凯:剪好羊毛还把羊毛弄成纱了。

有没有人能按顺序从前往后说得更完整?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夏冯源:到了夏天,阿利把绵羊的羊毛剪下来,然后做成纱,然后再等果子没掉的时候爬上去摘一些里面有汁的果子,煮一下,就把纱染成红色,之后拿机器把它织成布,就做,先量量自己的身体,然后把多下来的减掉,再缝起来,做成斗篷。孩子们都感觉到了他说得很完整,自发地给他拍手了。

我的第二个问题:你听了这个故事,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喜欢问这样的问题,是希望孩子能表达自己心里的感觉,也是希望了解孩子们关注到的问题。

第一个提问的是高晨曦的问题:做好了衣服,那羊的羊毛剪掉了,散步的时候羊不会冷啊?

张徐逸:到冬天羊毛就长出来了。

石希瑞:它的毛会长出来了,羊会长毛的。

是啊,还记得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剪毛的呢?(春天)是的,等到过了夏天、秋天,到了冬天就能长出来了。

第二个是冒张雯的问题:我刚才看到他剪羊毛的时候怎么都在追的?翻开她说的那个画面。

刘灵菲:那是羊害怕。

孙嘉涵:我觉得是羊不想剪毛。

许书媛:是羊舍不得剪,有点疼。

练帅成:他怕冬天不能长毛,有点冷。

第三个是章范旸:斗篷没有袖子,不就可以当背心吗?

薛嘉懿:但他不是做背心,是做斗篷的。

孩子们帮章范旸搞清楚斗篷和背心的区别在哪里。

第四个是姚皓凯:就是我搞不清楚那个机器是怎么把羊毛弄成纱的。他围绕故事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也疑惑着重复他的问题:是啊,我也搞不清楚,羊毛是一卷一卷的呀,怎么变成长长的纱的呢?

冒铭章:可能是机器把它变成长条的。孩子们心目中觉得机器是万能的,只要往机器上一放,就可以变出想要的东西。我继续追问:可是机器也要有一定的过程才行的,不可能自己会变出来呀?

刘睿:是机器上面有一个针,就把它变长了。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等到我们有了答案再来讨论吧。

后来姚皓凯又来补充了一个问题:线是长长的,怎么会织成布的呢?其实心里听到这两个问题是暗暗高兴的,因为他说出了我预设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不过后来细想,似乎意识到了自己鄙夷别人的某种行为到了自己身上,是一种伪装的以孩子为中心。

 

下午,外面时不时地飘着小雨,潮湿的天气也不适合户外的运动。还是带他们玩一个室内的绳子游戏吧。

“你们好几个人都问我带毛线干什么呀,今天我们就要来用毛线了。”

我告诉他们:我们小的时候毛线可是一种很好玩的玩具。因为那时候我们不像陈真有那么多画画的纸,也不像林子屹,可以天天用手工纸来研究,也不像喜欢剪窗花的孩子,可以随便地剪。不像刘雅文有彩泥可以玩,更没有那么多的书看,那么我们玩什么呢?毛线就是我们的玩具之一。我们几乎每个人家都会有毛线,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少人都说他们带来的毛线是新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穿着毛衣,像许书媛、王锐他们穿的一样,像潘璟轩和潘璟彦的奶奶给他们织的毛衣。所以我们就会问妈妈要一点点毛线。

那假如你也只有一根毛线,你会玩什么呢?那边于纪优高举着手,他说可以跳绳。有孩子说可以团成球踢球玩,哪儿有那么奢侈啊?!这么少的一点要玩很长时间的,怎么舍得?喜欢做手工的刘睿说可以剪了做手工。

我第一向他们介绍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用绳子做的降落伞。呵呵,经由这个活动,还真是想到了童年的时光,以为我的童年已经被遗忘得很多了,原来不善游戏的我小时候也有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

那么今天主要就来学学我们小时候玩的翻绳子的游戏(我们小时候好像叫挑和,。)。石希瑞、陈方怡、石焱都表示看大人玩过。向他们介绍玩的方法:首先要把绳子打一个结,今天示范的是新的做扣打结的方法。然后第一步绷开绳子,第二步分别在手上绕一圈,第三步,分别用中指挑过手掌心的绳子,绷直就好了。石焱竟然说他会挑,因为他一向冲动,可他在我质疑之后他还是坚持说他会挑,一试还真的会。那么首先要学会绷绳子,然后才可以学着挑。两个人合一根绳子,有助于互相提醒步骤。第一个蹦好绳子的是夏冯源,接着好几个孩子都绷好了,简单介绍了一下挑绳子的方法,不过只有一对一会看得更清楚,就请他们回家和妈妈玩一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