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探秘中国最美峡谷——大渡河大峡谷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为了爱,我愿意 |
探秘中国最美峡谷——大渡河大峡谷
积演化历史的“地质史教科书”。大渡河大峡谷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之一,可媲美长江三峡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区”,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在“气死猴子吓死鹰”的悬岩峭壁上,成昆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连接川
滇“精神大道”的成昆铁路,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辉煌奇迹。
http://s5/middle/4a7d25b3g8a362a6e7f54&690
画如雕。她的旷世之美,还养在深闺中,鲜为世人所知。这是排名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第8名的大渡河大
峡谷的评语。
境内的乌史大桥乡,总面积500余平方公里。大渡河大峡谷是2001年12月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
审委员会评审,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定名为“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
园的大渡河峡谷东西(东起尖山顶山脉,西至蓑衣岭山脉)宽17公里,南北(南起汉源县乌斯河,北至乐
山市金口河)长26公里,谷底宽一般70至200米,局部小于50米。从海拔3225米的毛壳山一泻直下海拔550
米的白熊沟,落差达2675米,比世界第一大峡谷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542米,长江三峡也不过
才一千多米深。老苍沟出口段600米长的峡谷,两边刀切斧砍般的山崖绝壁高达200多米,而谷宽仅20多米
,最窄处近10余米,在谷底“坐井观天”,只能见到窄窄的“一线天”。大渡河大峡谷地区还是世界上高
山温带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一百年前就曾引起前来探险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的极大兴趣;大瓦山位
于大峡谷北岸,与峨眉山、瓦屋山呈三足鼎立之势,它是一座海拔3222米的绝壁围绕的平项孤山,山顶平
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四周的绝壁高差可达800-1000米,远望如突兀而起的空中楼阁,景象奇异。1878
年美国探险家贝伯尔登上大瓦山后,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像大瓦山这样高海拔的
平顶高山在国内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只有委内瑞拉的平顶高山可以相比,它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
创举。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此断裂带系大峡谷冲刷切割出的前震旦系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
岩的超厚完美地质剖面,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神秘演化的历史。沿线山势陡峭
,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曾被外国专家断定
为“修路禁区”。而成昆铁路的修筑,为人类在险峻复杂的山区建设高标准的铁路创造了成功的范例,堪
称世界铁路史上的辉煌奇迹。
火车站。据悉,关村坝车站是1969年开通的,共有三股道,一二道在外,第三股道在隧道内;若列车经过
第三道,值班员都要进隧道内接发列车。据说当时修建火车站的时候,因为大峡谷的独特地质因素,始终
找不到一块较大的坝子建造,最后不得不开凿洞穴,形成了洞中火车站的奇景。除了成昆铁路,沿峡谷还
有乌斯河到金口河的公路,这些公路大多也是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
峡谷2600余米的谷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深切感”。悬崖绝壁的陡峭让人匪夷所思,当地人形容说是:
“猴子都要摔死的地方”。其实这些形容并不恰当,因为那些崖连猴子也爬不上去。悬崖上的石头层层叠
叠,许多地方甚至是垂直的,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宛如一部一页页翻开的“地质天书”,神秘而古老地
记录着大峡谷十亿年的演化历史。大渡河独特的地质结构,必然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成昆铁路的穿行在这
里造就了世界交通建造史上的奇观。峡谷内平地很少,所以隧道特别多,许多地方甚至看不见火车轨道。
急驰而过的火车只是偶尔露一下面又钻进了洞里,就如同蚯蚓般出来透口气又钻回了地里。
开过,更大的风将行人向前面拽,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两根钢轨中间的道心中。
们建造了一座连接大峡谷中部老苍沟两岸隧道的“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桥长54米,比此前世界上最长的
法国铁路石拱桥还长14米,成了世界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之最。在“一线天”和乌斯河火车站之间,瀑布
沟与大渡河交汇处,筑路勇士们从沟谷建造了两根达50多米的“天柱”,承载70多米长的悬空铁路从上连
接两头的隧道。“天柱”旁高耸入云的崖体,上书“天下第一柱”。
着几乎垂直的陡岩和树藤与外界保持着往来。
多少代了。
古路村的人要到外边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从悬崖下到大渡河边。其实那不是路,陡峭之处是用
木棍结成的梯子,连木梯也不能搭建的地方则用藤绳。从前,当地人下山,都是从山里采来像锄把粗的野
藤子,把它拴在上面的树桩上,拉着野藤子往下移,而且身上还要背上几十、百把斤的山货,是背到山下
用于换盐、布的。稍不留神,就会坠入陡崖,死无葬身之地。
据当地人称,从成昆铁路“一线天”桥往崖上爬,就能到以前的“天梯”。要爬上近百米几乎垂直的
天梯,人不能回头看脚下,看了就会感到头晕目眩,极易掉落谷底。爬上了天梯,前面的山崖更陡,是上
千年来当地群众在崖上踩出来的小路,只有二三十厘米宽,站在这里往下望,大渡河成了根细线,石头丢
下去要一分多钟才能落底。因此,天梯上群众养的家畜和种的玉米、洋芋只有留给自己吃。
也有人称,古路村快到山顶了,大渡河大峡谷两岸高山夹峙,大风常年累月地狠刮猛吹,因此古路村
村民吃饭都关着门,不是害怕别人来“蹭”饭,而是手里拿着的玉米馍可能被风吹落到1000多米深的山谷
里去。
沿着宽仅一米的“骡马道”往上爬,脚下的碎石不停滚落,很久才传来落地的声音。从山上往下看,
火车小得像蜈蚣从脚下爬过。转过一个山坳,坐落在山崖上的古路村6组村民房屋如同火柴盒般大小。
。有的公牛,因为没有母牛配种而终老。从外地远嫁过来的媳妇,有的一直到死,也再没有回过娘家。即
便是男人们,下山的机会也极少。
直到20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铁路工程队看到他们就像猴子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用钢板在
“一线天”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古路村的人才结束了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2003年,政府
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路来,几十厘米宽的路,当地人叫它“大路”,外来人称为骡马道
。
道中穿过,虽然常常听到火车的汽笛声,但却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火车。不仅是孩子们没有见过火车,就
在骡马道没有修通以前,好多畏于险途的妇女和老人也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因此,看火车就成了孩子们的
最大心愿。
然分开,七个彝族村寨依傍在大渡河岸峭壁上,布依、田坪、二坪三个村庄在大峡谷范围内,所有村落依
山傍水,并临近原始森林,山顶与峨边县的黑竹沟自然风景区相连。村落与村落之间沟深山险,从一个村
到另一个村常常是从早走到晚,有的相距仅有30米,却也要走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
簇族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觉换了。这种神奇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刻出来的千古
奇迹。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这儿一个溪涧,那儿一道瀑布,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快地
溅。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
鸣,各种声腔调门此起彼伏,有一声,没一声,弹奏出一曲曲原声态的乐曲。
山崖上。通往田坪、二坪两个村的路是峭壁上凿出来的,仅仅能容一个人行走,稍不留神就会摔下峭壁。
田坪、二坪是因大峡谷里惟一的三个连绵台地而得名,称为田坪、二坪、三坪,每个台地的峭壁高差600
米到900米,第一个台地田坪在大渡河600多米高的峭壁上,田坪、二坪海拔低有人居住,自然形成两个村
落,三坪面积最大却由于海拔高于2800米,是个天然草场。
歌声交流感情。同时,也是生存的需要,由于在峭壁上砍柴、放牧、劳动,难免不碰动石块打伤峭壁下的
行人或者劳动的村民,这时唱歌也提醒峭壁上下的人,上方的别把石块碰动,峭壁下的人你要注意安全。
这样,峭壁上下就经常有歌声飞出。他们休憩时,朋友或者家人坐在一块,除了聊天就没有话说了,这时
他们哼出小调自然又活跃了气氛。姑娘小伙相识,也采取用歌声表情达意,在歌声中选择心上人。这样,
即使被拒绝也不伤情面。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气,他们擅长用歌声表达思想,他们的
歌声优美,衣着也很特殊,有蒙古族服饰的特色,也有浓郁的彝族韵味。
若现的大渡河这时却给人以静的感觉,眼前的草坪在各色艳丽鲜花点缀下格外美丽。
纹样,而是采用浅色底上绣花或绣小碎花的图案,男子的长衫总要束在腰上……大渡河峡谷崖险峰多的地
质结构,使得这里的村寨或是人家居住在悬崖上下,由此产生了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正是这些独特
的风情让大渡河绚丽而更有灵气,形成大渡河魅力的人文景观。总之,厚重的地质历史、神秘的景观令人
惊叹。绝壁上下、沟壑内奇景、奇石、奇花异草构成大峡谷绝美风景。
http://s7/middle/4a7d25b3g8a362e66cd56&690
http://s7/middle/4a7d25b3g8a363200a936&690
http://s7/middle/4a7d25b3g8a36344289a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