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do儿童基金爱心慈善李厚霖西藏杂谈高原反应雪山 |
分类: 在恒信 |
完成日喀则孤儿院的捐赠后,我们要赶往措勤。
由于路途遥远,路况险恶,我们只能先赶到拉孜住一晚,第二天清晨再出发。由于拉孜到措勤的路段在修路,又都是山路,所以出拉孜是限行的,只有早八点前晚八点后才能通行。于是我们只好在这天的早上五点钟出发。
又是一个迎着雨出发的早晨,非常的冷,天还未亮,装行李都是在摸索中完成的。
车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基本出了拉孜县,进入修路的路段,但黑夜里发现狭窄的路被一大卡车堵住了,卡车就停在路中间,车上没有司机。队长冒雨下去勘查了一下,发现在大卡车的右前方还有一大卡车试图下面的便道穿过修路段,但翻倒在一侧,司机也不知去向。打听了下,说是夜里司机也找不到路,就去找地方睡觉去了,我们是没有办法超过去的,也不能回去,后面已经被后来的诸多卡车等堵住了。
看来,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等。等卡车的司机回来,或等天亮寻找别的出路。这让今天的440公里行程变得无法预测。
天亮了,卡车的司机回来了,但是他告诉我们由于卡车不能行驶修路路段,他也没办法让开。于是我们的车队司机们讨论了一下,决定自己搭桥从旁边的平原夺路而出。通过河床绕到修路的路段上去。
我们终于开辟了一条新路,继续前进。这一路根本不能叫路,因为是在修路,路面全是水坑、和纵横交错的溪流,常常是穿水而过,激起无数水幕。真正的跋山涉水的行程。
由于昨夜下过雪,远处可看到被白雪覆盖的山群。尽管路况实在是险恶,但是大家苦中做乐,看到美景就下来透透气,缓解一下疯狂的颠簸。
左起:曦予、樊樊、我、厚霖、小蔡
一直在狭谷里的河床上穿行,手机基本上是没有信号的,对于大家来说,我们是消失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真实存在的。罕见人烟的狭谷里,我们是一支特别的车队,偶尔遇到对面驶来的车,都会有几双好奇的眼睛盯着看。
尽管起得早,但上午的时间里大家还是兴奋的,因为高原反应通常不会在上午袭击你。所以我们一路欢歌笑语,讲着有趣的故事,玩着简单的小魔术,当然,我们终于终于经过多次的思想斗争后,逐渐适应了露天厕所。
全是山路,连绵不绝的山路,以及各种各样的水坑。
经过一个流水比较急的溪流后,我们发现后面的车没有跟上来,4号车的小蔡报告说误在水里了。回头一看,果然。
于是我们下车,队长把我们的车倒回去,试图用绳子把4号车拉上来,旁边一些修路的工人,自告奋勇脱了鞋子下水去帮我们拴绳子。山里的风很硬,初来很不适应,吹得头痛。冲锋衣几乎都挡不住。但工人师傅说下水就下水了。
队长试着向前拉没有拉上来,于是改变策略让后车向后拉,这次成功了。4号车重新穿过了这个大坑。
这一路实在是太漫长了。下午两点钟的时候,还没走了一半的路,距措勤还有两百多公司,天呀,真是要崩溃了。
车队到达一个很高的山头的时候,队长示大家海拔已经超过了五千二百米。通过对讲机再问各车队员情况,发现高原反映已经击倒一大片,我也不例外,头痛欲裂。厚霖说,去年到这里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军倒下。就边小徐、国成、陆荣等都坚持不住了。不过值得表扬的是小蔡、曦予和樊樊,真是超级强人呀!那么辛苦地照顾大家,组织活动却一直没被高原反应击倒。
措勤真的就那么遥远吗?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外面下起了雪,而且越下越大,温度极低,但向窗外看仍然是不见人烟呀。估计到达措勤夜是夜里十二点了。整整要十九个小时!
我拔下了氧气瓶,在极度的颠簸中写下了上面的话,五脏六府都要吐出来了。夜晚的山里,与白天阳光下的山里完全不同,远处依然是白雪覆盖和白云环绕的群山,但是面目变得狰狞,仿佛准备随时吞没了这些山里的不速之客。
山路还在继续延伸,仿佛没有尽头。
这时候,再对慈善去理解一下,你会有另一种不同的感悟。这些遥远山区的孩子们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艰难,而措勤只是I DO儿童基金在阿里地区援助的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一些学校更加偏远,有的甚至都不通公路。我们这样走下去,可以想象有多难,但是全队的人员都充满信心,即使是挂着氧气瓶子。
祝福这些孩子们吧,祝福我们吧,希望我们一路平安!
结语:
在雨夹雪中,我们经过几次迷路,终于在12点钟的时候赶到了措勤县。这时候,杨菲、卢燕、小姚等已经坚持不住了,倒在车里不能下车吃饭。我也是在腾云驾雾的状态下被扶进餐厅,什么都吃不下,喝了一点热热的甜茶。也没能感觉好多少。措勤小学的校长十分热情,大半雪夜里就在检测口等着我们,非常感动。
整整差不多十个小时没有信号,到达措勤后才终于收到家人和同事的短信问候,才终于觉得回到了人间。海拔4700的措勤之行,真是叫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