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赤壁”电影,以及歌曲的事情,让我对音乐和音乐周边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和思量。
记得还是在2008年的春节之前,公司安排给“赤壁”电影做两首歌曲,一首片头曲和一首插曲。于是我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准备工作,搜集了众多的音乐素材以及针对电影的特定要求。我和搭档关天天又用了大量时间把电视剧“三国演义”从情节叙述到音乐编配仔细研究了一遍。歌曲定稿初步制作了完成后拿给了周边的朋友进行了试听,大家都感觉不错。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推掉了已久预定好的几场演出,抓紧时间把“赤壁”电影需要的音乐制作完成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再次仔细对歌曲的词曲、音乐编配、录音混缩完善后,听着出来的成品我和搭档天天感觉特别激动。多日来的辛苦有了结果,终于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
为电影“赤壁”制作的歌曲分为两首,片头曲和插曲:片头歌曲《赤壁》原名为《赤》,插曲歌名叫做《悲曲》。歌曲经过公司有关负责人转交给了吴宇森导演,对方一直说:“时间上还宽裕,电影还在拍摄中”。再后来就没有什么下文了。后来因为歌曲宣传的需要把《悲曲》的歌词做了部分改动。
“赤壁”电影我看了一下,电影音乐做的总体还是不错的,有世界音乐的轮廓,但总是感觉里面包含着太多日本音乐的影子,让人费解?好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为什么弄上日本音乐。哈哈,我个人认为还是我创作制作的两首歌曲的音乐比较符合电影表现中华历史。
感觉看了电影总是有些心理的落差,不如期待的那么让人兴奋,因为我的公司也是投资方其中之一也不好说什么。祝福电影大赚特赚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