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系统的典范:几何基础
(2018-03-05 08:11:09)公理系统的典范:几何基础
什么叫做“公理系统”?公理系统如何推出“数学定理”,建立数学理论?
我们说,无穷小微积分是公理化的数学分支,说的是,无穷小微积分是由一组“公理系统”逻辑推导出来的数学理论,而不是思辨玄学。
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把几何学引进了一个更抽象的公理化系统,把几何重新定义(注意这句话!),不但把传统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改良、完善,更把几何学从一种具体的特定模型上升为抽象、普遍的数学理论。为什么这么说?
欧几得的《几何原本》为几何学奠下了基础,但随著数学不断的发展,数学家对《几何原本》再严谨审视下,便发现当中不完备之处,例如:在“点是没有部分的”中,什么叫“部分”?在“直线是它上面的点一样的平放着的线”中,什么叫“平放”?当然还有最受争议的第五公设(平行公设)。这些问题困扰着数学家多年,他们希望可将《几何原本》的定义、公设和公理加以改善,但因为几何学有坚实的基础,且有不少互相关联的分支,如:双曲几何、球面几何、射影几何等等,更使数学家不可只关心个别的公理或定义,而必须提供一整套关于概念和公理、定理的严密的系统,这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
希尔伯特把欧几里得几何化为下列的五组共二十条公理的体系(其中包含六个原始的不定义元素):注意:点、线、平面都是“不定义”的概念,但是,必须满足公理系统。(奇怪吗?)
第一组
共八条,说明三组几何对象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一种接合的关系。
第二组 顺序公理
共四条,说明直线上的点的相互关系。
第三组 合同公理
共五条,主要为处理图形的移动而引进的。
第四组 连续公理
共两条,说明直线的连续关系。
第五组 平行公理
只有一条,说明两直线间的平行关系。
这五组的公理也满足了公理体系的三个基本要求,即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备性。如果把这五组的公理稍作增减,便得出其他不同的几何空间,例如把平行公理中的欧几里得平行公理换为罗巴切夫斯基平行公理,那便把「欧几里得空间」换为「罗巴切夫斯基空间」。另外,满足前四组公理的几何,我们称之为“绝对几何”(Absolute Geo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