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不幸去世,由此,智能机器研究失去了旗手与领头人。
1955年。美国数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2011),继承图灵的遗愿,继续深入推进智能机器的研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的概念,成为全球公认的AI大师与灵魂人物。在麦卡锡看来,什么是“人工智能”?这是需要明确的,不能“变味儿”,如同Linux,进入中国就变味了。
1955年,麦卡锡将人工智能(AI)定义为:"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king intelligent machines",意思是,人工智能是研制智能机器的一门科学与技术”。所以,研制智能机器(IM)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微软第三代机器人小冰的“智能”并不在用户手中,而是在微软云计算数据中心,是由微软云计算数据中心及时推送到用户手中的一项服务。
如今,在我们国内,研究人工智能的热度不断升高,希望不要“虚火上升”,要踏踏实实地苦干、实干,我们要“饮水不忘掘井人”,牢记什么是人工智能(定义),不要人云亦云,凑热闹。
什么是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就是图灵梦想中的能够与人一样会思考的机器。你用语言文、字与其沟通,在短时间(比如,5分钟之内,注意,5分钟是图灵提出的时限),在大部分时间内(比如,70%以上的时间,这个70%的时限比例也是图灵提出的),你会感觉这台机器的“智能”与我们人类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实际上,根据微软公布的统计数字,人们每次与第三代小冰对话,平均有18个“轮回”(轮回即“一问一答”),时间足有5分钟了。根据“图灵测试”准则,第三代小冰通过“测试”应该不成问题,因而,第三代小冰具有图灵所说的“智能”。图灵的遗愿,在60年后,终于成了现实!
袁萌 9月2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