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初期,数学研究发生很的变化,逻辑公理化方法深度融入数学,使数学根深叶茂,快速成长。
1911-13年,英国数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在其三卷本名著“数学原理”中初步完成了逻辑融入数学的尝试。这在数学发展史上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身有一套严密的论证方法。但是,逻辑学所特有的公理化演绎体系比数学论证方法更加完善与强大,将逻辑演绎体系引入数学很有必要。罗素的工作就是两者的“粘合剂”。
据此,罗素主张“逻辑就是数学”。实际上,这种主张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在融合过程中,罗素必须使用某些集合论的公理(选择公理与无穷公理)。也就是说,现代数学是逻辑与集合论的混血儿。
在上世纪30年代,在数学基础研究中,逐渐形成三大学术流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分别侧重数学的不同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数学向纵深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位称得上是“全能数学家”,在数学界圈子里面,出现“隔行如隔山”的现象。我本人是学抽象代数的(环论),所以就不敢对微分方程“说三道四”。我认为,伽罗华的抽象群论(Group
theory)开启了现代数学的航程。
说明:关于数学是什么,国内有不少文字作品,咋咋呼呼,没有说到“点子”上。现代数学已经不是代数、几何与微积分了,数学在前进。
袁萌 7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