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妙的超导现象

(2015-05-20 04:08:29)

       在中学时代,我们都学过线圈产生感应磁场的现象,线圈导线中加载直流电,但是,当外加电源拆除之后,感应磁场便会立即消失。

      1911年,新西兰科学家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1926)用物理实验证实了上述线圈拆除电源之后,把线圈导线两端连接起来,其中的电流能够不断地继续流动,感应磁场仍然存在,为此,荣获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奖。这就奇怪了。这就是所谓的“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是什么道理呢?世界上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万能的上帝,只有客观规律在起作用。1956年,美国科学家John Bardeen1908- )在微观层次上给出了超导现象的理论说明,指出超导现象是由于物质原子内部的“核子配对”引起电子自由化(随处流动)而产生的,为此,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奖。

     超导现象的物理本质是,在超低温环境下,物质内部发生变化,使其导体的电阻变为零。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利用超导原理制造环形磁场,节约电能消耗。

    超导是一门大学问,其中涉及5个诺贝尔物理奖。实际上,超导理论涉及量子力学,涉及到原子核的玻色子(boson)配对问题。在历史上,这些重要发现都是“小毛头”做出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

     初看起来,超导现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科学家敢于”思想“(想象),敢于面对现实,不贪吃喝,不图名利,某些腐败院士的作为逗人发笑。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

袁萌 5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