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尧学为什么不愿意提“普适计算”?是不是怕粘包?

(2015-03-06 11:10:33)

       请看以下大会情景的相片:

张尧学为什么不愿意提“普适计算”?是不是怕粘包?

          2011919日,第13ACM普适计算国际会议UbiComp 2011首次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召开,这是会场情景的相片。

     张尧学今年获奖的申请材料是20111月提交的,当时张不会不知道这次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但是,不幸的是,张没有向大会提交论文。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难道“透明计算”不是普适计算?实际上,张在获奖申报材料中,其第一篇主力作品题目是:“Transparent Computing: A New Paradigm for Pervasive Computing”2006年发表,即”透明计算:普适计算的新模式“)。为什么获奖项目透明计算不能见人??

     张尧学获奖项目“透明计算”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培育与发展,变成了什么领头学科呢?在2014912日,日本会津大学普适计算学者程子学(Zixue Cheng)教授公开指出:”TC is an implementation of Ubiquitous computing“,这里“TC”代表透明计算,意思是“透明计算(TC)”是普适计算(UC)的一种理论实现。

    既然透明计算是普适计算的一种理论“实现”,并非什么稀罕的创新(或思想),为什么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25日,张尧学发表”透明计算:机遇与挑战“(英文),还是闭口不谈“普适计算”,但是,总算是把问题说清楚了。实际上,我看不出有什么非常独特的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