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埃博拉疫苗从何而来?

(2014-11-29 06:32:16)

       当前,埃博拉疫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这些疫苗从何而来?说不清楚。

        2013年,一个瑞士-意大利生物技术公司OkairosGlaxoSmithKline(三个人的名字)小组研究出一种埃博拉疫苗的候选物(Candicate),其基因组不会感染人类(成为埃博拉患者),简称“GSK疫苗“。也就是说,埃博拉疫苗早已研究出来了,但是,无用武之地。

         今年8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西非地区出现埃博拉疫情。828日,美国过敏与传染病国家研究所NIAID(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闻风而动,在其疫苗研究中心(VRC)主任Nancy J. Sullivan博士领导下,开展一项埃博拉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第一阶段,Phase I828日启动)

            这项人体临床试验,从一开始美国军方研究机构就介入了。美国传染病军事医学研究院(The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与NIAID联手将瑞士-意大利”GSK“用以人体临床试验。由此,试验的埃博拉疫苗就称为”NIAID/GSK“疫苗。

            埃博拉疫苗人体临床试验进行了两个多月,现在,结果出来了。试验结果(数据)初步表明:疫苗对人体是安全的,而且能够有效抵制埃博拉病毒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副作用较小。

            这说明了什么呢?德国生物学家孟徳尔(J. Mendel1822-1884)提出遗传基因的学说。但是,基因究竟是什么,当时人们说不清楚。1994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 Heisenberg19011976)提出遗传基因是“非周期晶体”的概念;1954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 D. Watson1928-)发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创分子生物学新纪元。从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离不开基因技术,离不开物理学与数学,“数理化,天地生”是一个整体。

            埃博拉疫苗NIAID/GSK的奥秘在于:对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的结构被科学家”摸透了”,小小的埃博拉,看你哪里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