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buntu Mir:走吐故纳新之路

(2014-04-21 03:27:26)
标签:

教育

            大家知道,进入移动世界,在显示技术上存在不小的“门槛”。 怎么办?

             Linux操作系统的图形显示系统X-Window已经服役了三十年,如今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确实显得有点儿陈旧了。比如,X的输入模式十分复杂,在某些情况下,在输入事件中它允许外在的应用程序实现“欺骗”(to spoof)行为。特别是在移动平台上,此种特性引起了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关切)。

          用什么架构来替换陈旧的X-Window 20133月,Ubuntu社区提出所谓“Mir计划”(Mir是俄语词汇,是宇宙的意思),使用Mir架构替换X-Window显示系统,走“吐故纳新”之路。此举可以使得Ubuntu社区竭力倡导的Unity桌面“一统天下”,通吃智能电视、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快速与流畅。

           实际上,在20144月份,Ubuntu社区已经做出了Mir架构,并且使其与Unity 8桌面相互匹配。但是,很可惜的是,此结果没有体现在Ubuntu 14.04 LTS版本之中。

           我们要学习Ubuntu人敢于“吃螃蟹”的创新精神。有人喊叫要做”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像“两弹一星“的搞法,这纯粹是浪费国家资源。Mir的理论框架与程序源代码都是完全公开的,任你”亲个够”。

          过去,有些国人反对Ubunty桌面,自搞一套,而且沾沾自喜。结果呢?这帮人都站在发展潮流的对立面去了。Mir架构出来之后,都傻眼不说话了。

            在技术发展上,Ubuntu人有思想,有见解,会独立思考。我们要学习这种务实、创新的精神,不要故弄玄虚,误导政府官员,谋求私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