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础微积分后记(Epilogue)读后有感

(2013-07-10 02:47:17)
标签:

it

     

      710日,美国J. Keisler教授《基础微积分》的后记(Epilogue),经历了三十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终于和中国的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一天是值得我们大家庆贺的。为什么呢?

        记得,在1976年,一位朋友从美国带回J. Keisler教授的《Elementary CalculusAn Infinitesimal Approach》,紫红色的封面,书很厚,我们激动万分。这本书启迪了我的数学良知,拓展了我的数学视野。由此,萌生了向国内读者介绍、推荐此书的感情冲动。

            今年224日,我在“微积分袖珍电子书,互联网传播无阻挡”一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内,每天都有数百万大学生在苦苦攻读微积分(现代数学的最核心部分)。随便找一位在校大学生问他(她)一个问题:微积分学里面有没有逻辑矛盾(或导致自相矛盾)?为什么?能够正确回答的学生凤毛麟角,多数会哑口无言。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曰:国内现行微积分学教材体系陈旧,本身太软,软里巴几无能也。

             在《基础微积分》的后记里面(第911页),J.Keisler首先列举了实数系R的公理体系,即代数公理、次序公理和完备性公理等,然后利用有理数的哥西序列构造一个数学结构,使其满足上述公理系统,从而保证了实数系R的无矛盾性,因为,我们大家都认为,有理数系已经建立在牢固的逻辑基础之上了,不会自含矛盾。也就是说,如果实数系R发现了逻辑矛盾(或自相冲突),那么,有理数系也会存在矛盾。

              反观我们国内,高等微积分学教材一般不涉及公理体系以及无矛盾性问题。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有关微积分学的理论知识怎么可能是牢固的呢?由此,使我们想到将J.Keisler的《基础微积分》拆分成系列袖珍电子书,投放到互联网上,令其传播四面八方,日久天长,影响至深。互联网传播无人可挡,任凭烧香、诅咒也不管用。

            实数系R无矛盾,利用同样的方法(或思路)可以证明:超实数系*R也无矛盾。也就是说,作为超实数的无穷小和无穷大也不会给微积分带来逻辑矛盾。我们把具有无穷小以及无穷大的现代微积分演算引进到我们国内,何罪之有呢?陈旧不堪的微积分教材难道不该尽快改革吗?

           今天为什么值得我们大家庆贺呢?因为,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只要你搜索关键字“基础微积分后记”,J. Keisler教授的基础微积分后记的原文“Epilogue”就会摆在你的眼前。有了英文原文,中译文就好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