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积分学的核心何在?

(2013-07-05 03:35:02)
标签:

it

     实际上,在传统微积分学里面,不存在表达式“St(b) = a”,谈不上有什么特定含义。但是,进入超实数*R里面,表达式“St(b) = a”就是最常见的推演操作了。为什么?

          从表面上来看,给定一个超实数b,如果它的所谓“标准部分”是实数a ,则用数学表达式“st(b) = a”来表示(注:函数符号“st”是“standard part of”的速写)。那么,超实数b的“标准部分”究竟是什么呢?是超实数b本身的某个标准部分?从概念上讲,这是不是说:一个超实数b是由一个“标准部分”再加上另一个“非标准部分”而构成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进入超实数*R世界(超实线),在茫茫的超实数海洋中,给定一个超实数b,我们怎么样找到一个“无限地接近于”它的实数a?这个“infinitely close to”(无限地接近于)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无限接近于超实数b的实数a就叫做超实数b的“标准部分”。由此可见,超实数b的标准部分不是它本身的某一组成部分,而是指另一个无限地与其接近的实数a

            怎样寻找(计算)超实数的“标准部分”? 怎样把混杂在超实数队伍中戴有“假面具”的实数找出来?这确实需要我们动点脑子。老实说,无穷小微积分学所依靠的就是这点“本事”。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超实数有没有标准部分?存在不存在标准部分?哪一类超实数必定有标准部分?我们把话说明白了就是:超实数存在标准部分吗?如何证明?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能够回答。

            假定我们找到一套简单、明了的可行办法,使用高中代数学的方式来处理运算符“st”,那么,微积分学不就得以大大地简化了吗?这正是无穷小微积分的核心所在。我们建议把微积分学下放到中学阶段不是说大话,放空炮。

              J. Keisler的《基础微积分》电子版教材第1.6节“标准部分”回答了上述问题。该节的文字转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不日即可上传。有人说,文字转录算不了什么难事,任何文员都会做。是的,这话当然不错。但是,在中国境内,目前只有一位文员薛Lily在不辞辛劳地在做这项繁琐、重复的转录工作。这是一件小事吗?非也。昨日下午,我们已经把国内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告知J. Keisler教授本人。

           在中国普及无穷小微积分要有一股子“韧劲”。文员的文字转录,就是在互联网上“铁板钉钉”,一步一个脚印。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要把数学真理传遍中国大地。J. Keisler教授本人也会加入这一行列。我们不着急,也不犹豫,而是意志坚定地往前走去。我们为了什么?是钱吗?未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