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的最大贡献:COM对象模型的确立

(2013-05-23 04:30:14)
标签:

it

微软的最大贡献:COM对象模型的确立

微软是商人,只会用软件赚钱,令人讨厌,贡献从何谈起?而且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赞美微软的贡献,也是我的本分。为什么?

今年是软件对象组件模式(COM)确立20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正是微软多年的不懈努力才把我们带到美妙的COM世界。什么是COM?这要从头说起。

长期以来,开发大型应用程序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20年来,微软的成就证实了COM软件开发路线的正确性。简单说来,COM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大型应用软件视为对象模型。那么,何为“对象”?站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问题,对象就是程序的“代码模块”。对象模块的堆积就是软件。为什么这么说呢?设想有一堆代码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名字,呼之即来。当然,每一代码块都有自己的“属性”,这些“属性”有时会发生变化,也有固定不变的。我们设想,把这些代码块放入计算机内存去“执行”它们。首先,操作系统要识别它们的名字,按照其不同“属性”(或特征)分配它们的内存。在执行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对象会呼叫(触发、激活)另一个对象。这时,我们就说,有一个“事件”触发了这个对象(代码块)。“事件”是怎么产生的呢?实际上,在执行一个对象的过程中,在这个对象的内部有一些可执行的代码发挥了“作用”。这种“作用”代表着该对象的“处事方法”(简称“方法”)。

在这些代码块(对象)的执行中,每个代码块都有“返回值”,比如:有的返回布尔值,有的弹出一个对话框,有的激活另一个代码块(也是一种“返回值”)。在这种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应用程序,达到我们的计算目的。由此可见,代码块的设计与布局是关键。这是软件架构师的责任。

二十年来,微软按照这种软件开发思路发布了办公套件(对象模型)的许多版本,给全人类到来了福音。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微软在每一款应用里面,都配置了统一风格的集成开发环境(VBA语言),方便了广大用户。在这一COM世界浪潮中,金山追随微软,成了微软的小兄弟,彻底丢弃了民族软件的旗帜。真是可惜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