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子表格(Spreadsheets)主要有两大类:微软Exel(私有软件)与GNU
Calc(自由软件)。请看下图:
(一)微软Excel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a/a8/Excel_2010.png/420px-Excel_2010.png
(二)GNU
Calc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0/OpenOffice.org_Calc.png/420px-OpenOffice.org_Calc.png
这两个电子表格都有一个“工作表”(Worksheet),简称“表”(sheet),里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单元格”(Cell)。在工作表的上方,有一个细长的空白长条叫做“公式栏”,里面填写计算公式(也叫”函数“)。电子表格都有不同的“外观”,外观是次要的,主要的故事发生在“工作表”里面。我们眼睛要盯住“工作表”的变化。
对于一般人而言,“单元格”里面放什么东西并不重要。我们要有一个概念:”单元格“对应于相应数据库一条记录里面的“元素”。工作表与数据库之间存在机器可识别的关系。工作表周边有许多控制按钮,以及几十个快捷键,各有不同的用途,目标就是一个:有效操作“单元格”。由此,我们可以想见:电子表格,既简单,又复杂,非常之奇妙也。
有人说,金山WPS
2000就有电子表格的功能。非也。WPS
2000所谓的“电子表格”,其实只是文字处理程序里面的“自由表格”,与真正的电子表格相差甚远也。1998年,GNU自由电子表格Gnumeric就已经问世,遵守GNU
GPL授权协议,代码完全对外开放。请见:Comparison of spreadsheet
software。
GNU
电子表格Gnumeric的外观如下: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4/Gnumeric_1.8.1.png
这就是说,电子表格的自由软件包Gnumeric于上世纪就已经出现,其中有许多函数的程序实现,非常丰富。言下之意,在此就不必多言了。
说明:电子表格的核心问题是:对输入与输出文件格式的处理方法,这绝对不是一日之工也。我们的问题是,金山Office的Linux版本自诩100%兼容微软Office,但是,对文件输入与输出的功能为何更相似于后者(二),而不是前者(一)?......这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