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2014年课题申报指南公开发布了。细观”指南“,其中”国产“、”自主创新“与”自主可控”这些字眼都不见了,代之以“无知识产权纠纷”,“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形成系列化知识产权“组合”的新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叫“无知识产权纠纷”?大家还记得,“绿坝事件”曾引起国际间的版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不可收拾。该课题指南主要涉及领域是互联网应用(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以及智能电视),计算机桌面不提了。如今互联网巨头只有三家:苹果、谷歌与微软。哪一家,有谁敢惹得起?
国内有人主张:谷歌的开源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是我国软件业的“机会”。我看未必。违反开放图形库OpenGL是绿坝侵权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互联网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如何摆脱对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过度依赖,彻底抛弃谷歌对Dalvik Java虚拟机的控制,现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遵守OpenGL与HTML
5规范,使用Qt编程模式,走Ubuntu的Unity”多合一”路线是比较实际可行的。这是在Launchpad开发平台的GNU阳光普照下的软件开发工程,只要认真按照软件的授权规则办事,走开放创新的路,就不会引起所谓的”知识产权纠纷“。
现在的问题是,如此搞法是否违背了”核高基“的本意?这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新核高基”而非”旧核高基”。但是,”核高基“还需要不需要花费国家那么多的钱财?这些问题,现在都成了疑问。
有人说,GNU软件会给国内软件业带来灾难。我们要问:软件盗版不是灾难吗?应该认为,软件盗版才是国内软件业良性发展的真正灾难(或元凶)。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逐步解开所谓的“开源麻团“,消除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的因素,在保护知识产权道路上走出一条法切实可行的道路,不再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去搞什么”核高基“重大软件专项,只要给出鼓励、补贴走开放创新道路的新政策就可以了。让广大的中小企业和社会小团体都有“份儿”参与开放创新,即便是小毛头个人参与(GNU项目)也行。如果”核高基“造成体制浪费就应该取消。(注:何谓”体制浪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说明:当今全球最大的GNU独立软件开发项目(开发LibreOffice软件包)就是依靠个人捐助(5美元至50美元不等)迅速发展起来的,总共用了二十几万美元。他们在官方网站上公开说:”Our values are
openness, transparency and meritocracy. By using these as our
guiding principles, we have made
our budget as well as our financial reports
public“,他们的指导原则是开放、透明和走”精英路线“。请见网站www.libreoffice.org。2月7日发布的LibreOffice
4.0版本就是这样出炉的。我们的”核高基“重大软件专项花费国家钱财何止千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