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理空气污染,污染从何而来?

(2012-08-04 04:52:14)
标签:

it

      本文只涉及室内空气污染,不谈室外污染问题。室内污染的根源何在?污染是从门缝里钻进来的?非也。何故?

          身居深山老林小木屋中的狩猎老人不知污染为何物。但是,我们城里人为何整天受空气污染之害?这完全是我们自找的。为什么这样说?1773年,法国人发现了尿素(Urea),尿素在人的肝脏里面合成,随着尿液排除体外。当然,尿素算是有机物(OC)。但是,在1828年,德国人不信这种说法(活力论),硬是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尿素,彻底推翻了“活力论”(认为有机物必须来自生命体)。从此,有机化学兴起。

         实际上,尿素(Urea)含有有碳、氢、氧和氮4种元素,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化肥原料。后来,人们用尿素与甲醛搞“合成”,制造出所谓“尿素-甲醛”(urea formaldehyde)化合物,这就是所谓“树脂(Resin)或塑料(Plastic)”,由此发明了“胶合剂”(Adhesives),也就是所谓“胶水”。顾名思义,胶水能够把两个不同的物件“粘合”(利用胶水高分子间的聚合力)在一起。这就带来了麻烦。

         仔细想想,我们室内的四壁与家具哪里不用“胶合剂”(胶水)?家具中的游离状态的甲醛总会慢慢地释放出来,虽然人的肉眼看不见这种气体(甲醛气体),但是,我们的鼻子有时能够”闻“出甲醛的异味,这就是空气污染。人们用各种方法与室内污染“斗争”,比如,撒香水,摆放柚子皮等。实际上,这些办法都不很灵验。

         治理室内污染是一个“慢工活儿”,着急不得。因为,室内污染魔鬼是慢慢释放出来的。但是,对于污染魔鬼的存在,有人是“一日不除,心中不快”。那么,该怎么办呢?每日开窗把污染魔鬼放出去,当然是一个好办法(也是好习惯)。可是,这总归不是彻底根治污染的手段。

          人类头脑很聪明,发明了有机胶水,其中含有甲醛,这就带来了室内污染。可是,人类也不苯,近年来又发明了光触媒,是甲醛的“克星”。现在的问题是,光触媒怎么用?效果怎样检测?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

          我们设想,在一个封闭门窗的室内,光触媒与甲醛两者“斗法”。甲醛释放出一点,在空气中扩散开去,遇到四周墙壁上的光触媒就被分解吃掉,释放出一点,就吃掉一点,可是,这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即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扩散过程。最后,这个扩散过程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也就是说,虽然光触媒能够全部吃掉释放出的甲醛,但是,在室内空气中总是需要存在一定的甲醛浓度,以便保证光触媒与甲醛存在“斗法”的舞台。这个动态平衡点(甲醛浓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就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说明:下星期二上午,我已联系约好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室内空气治理研究室孟主任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对光触媒(TiO2)的实际效力,运用先进的测试仪器设备,有长达8年的实施、测试、评估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个牛角尖(钻研光触媒),我是钻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