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外线(UV)是什么?

(2012-07-11 04:39:10)
标签:

it

     严格地讲,紫外线(UVUltraViolet)是一束电磁波射线(Ray),而不是一根“射线”。既然是电磁波射线的“束”,就必然有这一束射线频率的”带宽“(即频率的区间)。射线的频率与波长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应该算是普通常识了。

       请看以下示意图:

UV Applications

http://www.uvp.com/images/spectrumchart.jpg

Ultraviolet Wavelengths and Spectral Chart



         该图就是紫外线(UV)的波长(也叫频率的)频谱示意图,实际上,该示意图里面的”半圆拱形“,除了呈现”七彩“的”可见光“(Visible Light)部分之外,都是人的肉眼所看不见的区域,应该全部表现为”黑色“(或白色)才对,而上述示意图却涂上各种不同的“彩色”,这完全是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

         从上图可见,紫外线本身的“带宽”与可见光带宽差不多(1/2强),从400180纳米。研究表明,紫外线的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紫外线又分为三个“小频段”:

        一、UVA(长波,也称“黑光”区段),400-365纳米;

       二、UVB(中波,也称“晒黑”区段),320-254纳米;

      三、UVC(短波,也称“杀菌”区段),200-180纳米。

          平常,长波段的表征波长为365纳米,中波段是302纳米,短波段是254纳米。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模糊的(Fuzzy),不是很分明。短波紫外线(UVC)具有很强的杀菌效应,是医院的常规杀菌武器。比如,医院护士手提“短波紫外线”发生器,到病人房间里面“横扫一气”,结果呢?虽然细菌、病毒很快被杀死了,但是,这些细菌、病毒的”尸体“却仍然悬浮在房间的空气里,任由病人吸入,有二次感染的危险,对此,护士就管不着了(也管不了)。

         那么,纳米光触媒(TiO2)的杀菌机制就不同了。二氧化钛纳米光触媒在紫外线(长波即可)的微量照射下,能够释放自由氢氧基,不仅能够氧化各种有毒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而且最终将其全部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化为“乌有”。纳米光触媒(TiO2)果真如此灵验吗?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