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人每天要消费一亿美元的电子洋苹果(指苹果的iPhone 4S),有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北京大学的校方联络员曾参与“中关村教育示范网工程”的初步规划与初期建设。由此,我深知一个事实:中国互联网是“国有资产”。过去的这20年,风云变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国有互联网大树上挂着的竟然是洋苹果。这种现象正常吗?
中国人爱吃洋苹果,谁也管不着。但是,我国海关可以限制洋苹果的“进口总量”,不能放任不管,因为,这些洋苹果需要从国有互联网上不断地“吸血”。在国有互联网上,挂着这么多的“破铜烂铁”(所谓“SoC”产品),根本没有道理。我认为,工信部要现在应该出面管管这件事情,防止洋苹果泛滥成灾。
栽培中国互联网这棵大树,国家投入了巨资(天文数字)。因此,在中国互联网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应该播种我们自己的“电子秧苗”。这是一个基本认识(或规矩)。在现在的情况下,不保护自己的小秧苗,它们就会逐渐枯萎,直到枯死。在此,我们要问,“核高基”对核心电子器件(SoC,包括基础软件)的投入够不够呢?实际上,面对洋苹果的大举入侵(国门大开),“核高基”投入的那一点点儿“小钱”根本不够!
回顾洋苹果的”发达史“:“The first iPhone
was unveiled on January 9, 2007,and released on June 29, 2007. The
5th generation iPhone, the iPhone 4S, was
announced on October 4, 2011, and released 10 days
later.”说白了,第五代苹果智能手机iPhone
4S,其中包含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Siri”,(4S就是“For
Siri‘的谐音),让苹果粉丝发狂,消费行为失控,在短短的上一个季度之内,使苹果公司发了一笔”大财“(上季度营收近400亿美元!)。
此刻,我手拿电筒与高倍放大镜仔细察看君正公司的平板电脑产品的集成电路主板,其核心部件就是那块”君正芯片“,上面有”Ingenic”君正商标(JZ4770)。于是,引起我的“遐想”(即悠远地思索)。在国有互联网大树上何时挂满了国产芯片(产品)?我们做不到?还是放空炮吗?非也。非也!这一切,我们完全能够做到!那么,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呢?
回顾以往,中国的自主软件业被软件盗版四处泛滥窒息而死。现在,国有互联网已经成为参天大树,应该挂果了。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洋果子要限制(要剪枝),不能任其“疯长”。国内市场开放,也应该有个适当的“尺度”。对洋果子上树(即“挂网”)实行“高征税”,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制作“理爱德”单板机在技术上并不特别困难,目前只是启动资金还没有“搞定”。我只是忽悠“理爱德”小电脑,尤其是在国内教育系统,至于由谁去做,我并不介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