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们把“春节”叫做“过年”。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有一件难以忘却的往事,很有趣,什么呢?
记得,1952年,我正好在南京上中学(南京第三中学初一年级),刚好年满13岁,与一般男孩子一样,很顽皮,但不是”淘气“。在那年的春节前,我突发”奇想“,要给家人一个惊喜,干一件“大事情”。什么“大事”呢?那就是:我要亲手制作一台“矿石收音机”,让家人在过年时能够听见来自北京的”声音“!怎么办呢?
实际上,我从小就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现今叫做什么“迷”),经常喜欢自己动手鼓捣电子元器件(现在叫做“DIY”),组装一些小玩意儿。我从小就跟着两个姐姐生活(因为,我三岁时母亲去世),平日没有零花钱(虽然,姐姐很疼我)。在解放初期,南京因为战事原因而遗留下不少被废弃的“垃圾堆”(面积很大)。这里堆放的不是一般的生活垃圾,而是一些电子、机械制品的“废弃物”(多半是被炸毁的军用设备)。实际上,这里就是我放学之后喜欢去“玩”的地方,因为,那里很“刺激”,有许多“宝贝”。我会挑选一些看似有用的“元器件”,放进书包里面带回家。干什么用呢?
我家住在南京市中心区“新街口”南边不远的地方(张府园34号)。解放初期,在新街口的“西北角”(背后)有一片“交易市场”(好似农贸集市),里面有许多摆”地摊“的人。在他们的“地摊”上,什么东西都有。我会拿出“宝贝”与他们进行“交换”,换回一些“漆包线”、可变电容以及一些适用的螺丝、螺帽等。最难办到的是“耳机”,要用一大书包“小宝贝”才能换回一个“军用耳机”。做“检波”用的“矿石”倒是好办,随便找人要一块就是了(好的矿石也要用东西换)。
做“矿石收音机”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制作矿石收音机不成问题,因为,我已经是“制作老手”了。关键问题是,要想收到发自远方(北京)的短波信号(很微弱),必须要有很灵敏的天线,而安装天线要上房顶,那是非常危险之事。那时,小小年纪的我,竟然能够想出使用“蜘网”天线,用一根竹竿高高地竖立起一根“天线”,使其可以自由地转动方向,寻找最佳的接受效果(方向)。
在1952年除夕夜那天(就是60年前的今天),我把家人(姐姐)叫来,用耳机让她们聆听发自北京的声音,尽管远距离短波传输噪音很大,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音还是在寂静的小屋里面四处回荡,......就在那一时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骄傲,因为,我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台“矿石短波收音机”,让亲人们相信:我一定能够成长为一个“大男人”!(注:在此,我不是重男轻女。)
亲爱的读者们,人穷不要紧,要有志气。现在60年过去了,我迷上Linux,其内心动机与当年我迷恋“矿石收音机”一样。如今,国家虽然富强了,但是,我仍然忘不了那个“穷”字。近日,我鼓吹100元人民币ARM小电脑,无非是心中想起那帮“穷孩子”。不知”穷“,怎么知道”富“呢?
预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