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Ubuntu 11.10 Beta
2发布,引发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Ubuntu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Ubuntu
11.10发行版是第十五个Ubuntu发行版,Ubuntu发行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我们要问:Ubuntu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是Ubuntu技术本身,还是Ubuntu国际社区?也就是说,是Ubuntu技术,还是Ubuntu人?归根到底一句话:是技术,还是人?我们不能见物不见人。
从全球范围来看问题,世界Ubuntu生态系统是一个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庞大网络社会,也叫做“Ubuntu国际社区”。这个“Ubuntu国际社区“有个显著特点,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必须“发誓”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比如:要善待他人,待人要有礼貌(不能说粗话),做事要替别人着想,等等。Ubuntu国际社区由数百个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所谓“LoCo
Team”(”Local Community Team”的缩写)组成,是Ubuntu国际社区的重要组成“元素“。这些Ubuntu“元素”的使命是什么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从Ubuntu官方网站上,有一段很有趣味的文字:“LoCo
teams work with local Linux User Groups (LUGs), schools,
municipalities and even national governments to open people's eyes
to the world of free software”,意思是说,这些Ubuntu”元素“的使命是:与本地区的Linux用户组(LUG)、学校、地方政府当局,甚至是国家政府部门一道工作,目的是“to open
people's eyes to the world of free
software”(即”打开人们对自由软件世界的眼睛“)。说句实在话,Ubuntu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些“LoCo
Teams“!没有他们的努力(前提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只会玩玩Ubuntu游戏,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具体来说,这些“LoCo
Teams”(即“”地方社区团队“)的具体活动形式是什么呢?LoCo
teams的具体活动形式是“to gather
free software lovers together for beer, open discussion, talks,
marketing events, install-fests and to recognise the achievements
of local free software
contributors”,意思是说,LoCo团队要团结那些自由软件爱好者们,找时间在一起喝点啤酒,聊聊天,搞点市场宣传活动,组织Ubuntu系统的安装比赛,表扬本地区自由软件所取得的成就,等等。实质上,这些Ubuntu地方团队(Team)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就是Ubuntu志愿者。
位于中国境内的对Ubuntu国际社区负责的本地“LoCo
Team“在哪里呢?有几个这种团队(Team)呢?在美国本土就有数十个Ubuntu的“LoCo
Teams”,而在我国境内却只有一个Ubuntu的“LoCo
Team”,而且就那么几个人,简直不像话。为什么北京、上海、广州地区没有本地的“LoCo
Team”?中国这么大,人又这么多,只有一个冠名“中国”的“Ubuntu
LoCo Team”能行吗?
说明:有的政府官员不接受自由软件的观念,不理解Ubuntu国际社区的“LoCo
Team”的使命,自然不愿意接见Ubuntu国际社区的本地团队(即“LoCo
Team”)的代表,进行相互沟通。这就是一个实际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