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SFD活动(软件自由日)不同于往年,恰逢Linux的20周年诞辰,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妨办成草根LFD活动(即Linux自由日)。
说句不该说的话,我反对“非草根”Linux活动,向上级要钱,又不办实事,Linux本是为草根而生。记得,2004年8月28日,在国际上第一次推动软件“自由日”(“Freedom
Day”)的那一天,我们组织了一次集体前往位于福州市北郊的森林公园的“野炊”,活动搞得非常热闹,只不过大家在心中都默想着这是Linux活动罢了。在2007年9月SFD活动的那一天,我邀请一些Linux朋友前往北京森林公园(也叫百望山公园)爬山,在山顶处面对不确定人群公开演示了使用自启动U盘启动笔记本电脑,玩得十分尽兴。
今年,在国际上举办SFD活动是第八次了,在国内举办SFD活动也算是第六次了,次数不算少了,应当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搞SFD活动的主要目的(或宗旨)就是教育广大社会公众“知晓”自由软件的社会经济正面效益,以便促使人们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普及、使用自由软件。对照举办SFD活动的这一宗旨,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我认为,我们做得最大的“不足”之处,或许叫“缺憾”更加贴切一点,就是(至今仍然)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软件。实际上,搞不清楚什么是自由软件,或者在思想上不承认自由软件,那么,还搞什么国际SFD活动呢?
一般而言,什么是自由软件?在此,我们不去抽象地议论这一问题。现在,我们至少都承认一点:Linux操作系统是自由软件。因此,由于有了这一认识上的“共同点”,问题就好办了。20年来,Linux的发展历史已经清楚地证明:Linux是一本公开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科书而且能够实际使用,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财富。因此,我们不需要把Linux“拿过来”为我所用,应该保持Linux的原有风貌,如同数学科学一般。如果Linux在我们国内还不够好用,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它加以”改造“之后再拿来实际使用,没有必要另外再给它起个新名字,比如,叫什么“国产Linux“之类。实际上,把修改造后的Linux版本直接叫做”Linux中文版“就行了。注意:Linux中文版仍然是一种(国际)Linux操作系的不同语种版本,而不能划归于什么“国产”软件版本。
今年,在国内举办SFD活动可以采用形式多样、轻松自由的各种方式进行,不必局限于“开大会”,或邀请嘉宾“登台讲演”等正规形式。比如,邀请几个Linux朋友,聊聊天,吃顿饭,逛逛书店,爬山划船都行(自然不排除开大会的形式),只要在心中都有Linux就行。但是,不要忘记先到国际SFD官方网站上去注册一下,争取参加SFD活动的国际评奖大赛(Competition),虽然评奖规则很繁琐,但是,不参加SFD评奖活动自然就没有机会“中奖”。SFD评奖大赛,今年只有三名获奖者,获奖者必须把SFD活动玩出“新花样”(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才行。总之,要把今年SFD活动的“动静”搞得越大越好,当然,敲锣打鼓的“胡闹”不算。
加载中,请稍候......